本网首页 图片新闻 会议动态 视频访谈 中科院之声 两会时评 媒体报道 历年回顾 聚焦科教 热点话题 链接
  您的位置:首页>聚焦科教
农业科研投入 怎么患了“势利眼”?
发布时间:2012-03-05 来源:科技日报 吴晋娜 【字号:  

重庆市农科院院长唐洪军代表最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张兴端,重庆三峡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而13年前,张兴端本来是一位马铃薯育种专家。

“每天泡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我们不奢求自己的研究领域投入会大幅增加,只期望着能保持就好了。”

张兴端没有想到,1998年,马铃薯育种能拿到的课题经费变少了,第二年干脆停掉了。他更没想到,自己随后也被动员着去搞玉米育种了。

“那时候,我们院里马铃薯育种的实力实际优于玉米育种。”张兴端多少有点无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庆三峡农科院的马铃薯育种小有名气,汇集了不少优秀人才。正是那个时候,玉米和水稻育种开始“热遍全国”。

一个坚持研究了近30年的学科,一个成果屡次获奖的团队,就在这种“热度”中被停下和被拆散了。

按张兴端的话说,农科院只剩下两个半路出家的年轻研究员,靠院里自筹的两三万元维持着,马铃薯研究所不敢奢望会有大的成果出现了。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张兴端的故事,唐洪军代表分析,“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属于国家粮食保增长的重点作物。这些作物的育种,关注度高,被认为属于‘高精尖’领域,一旦做出一些成就,个人评职称,单位拿奖项、争先进都容易得多。相对普通的马铃薯,关注度不高,在影响力中处于下风,育种自然也就被忽视了。有时候,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会厚此薄彼,就像生出了‘势利眼’。”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故事没有完结。

经过调查,记者了解到,三峡地区二三十个区县,气候多变,生态环境复杂脆弱,几十年来,农民在种植作物时,不少选择了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高的马铃薯,当地也曾长期把马铃薯种植当成重要的扶贫和农民增收的手段。这也是三峡研究所从事马铃薯育种的初衷。如今,因为研究中断,研究所已无力提供新的适应当地条件的马铃薯良种了。

张兴端说:“即使从邻省四川或湖北购买,因为自然条件差异,土豆新品种也很难适应当地的生长条件,改良所需的成本又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从事水稻育种近40年,盘锦北方农业公司董事长许雷委员深知个中滋味。“农业科研投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效益,这也是衡量科技含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单纯为了夺人眼球,或者沽名钓誉,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忽视了社会效益 ,这样的投入就使农业科研本末倒置了。”

听完这个故事,唐洪军代表感慨,多年调研中不断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些忽视农业发展规律的地方,还有一些想要短期成果、短期效益的地方,自然就会忽视一些看似普通又很有必要的研究。这也就造成了农业科研领域的一种怪现状:显示度高的,持续投入,一哄而上;显示度低的,无米下锅,几乎断炊。到头来,苦的还是农民。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