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图片新闻|会议动态|视频访谈|中科院之声|两会时评|媒体报道|历年回顾|聚焦科教|热点话题|链接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科院之声
林惠民:低廉劳动力渐成创新阻碍
来源:科技日报 林莉君 贾婧
“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R&D经费支出强度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企业科研投入太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惠民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如果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理想情况下,企业对科研的投入应该占到整个社会对科研投入比例的70%—80%,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让很多企业养成了引进—淘汰—再引进的惰性。
劳动力价格低廉一直是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一大优势。但在林惠民看来,恰恰是这个优势,已经成为阻碍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因素。从事计算机研究的林惠民,经常要到各地做一些调研、咨询工作。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集成电路、液晶面板、通讯设备等很多行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企业从国外引进生产线,依赖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就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很好的利润,当第一代生产线被淘汰以后,再继续引进第二代生产线,而企业吸收、消化、再创新的能力并没有跟上。

林惠民举了一个例子:同样一条生长线,如果需要1万个劳动力,每个劳动力成本在我国是三四万人民币,而在美国则需要三四万美元,这样我们生产出来的商品在价格上就比美国低很多。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讲,它首先关心的是能否盈利,在利润能达到15%—20%的时候,企业老板感觉这样也能过得很好,而创新则是要冒风险的。

私下交谈时,就有企业老板这样告诉林惠民:假如我有2000万,花1500万从国外引进生产线,企业的日子就会很宽松,一旦我把这1500万投到科研上,风险很大,万一失败了,只剩下500万的运转资金,公司就随时可能倒闭。

“这种情况下,又有几个企业老板愿意自主创新呢?”讲完这个例子,林惠民感慨道。

针对目前出现的“用工荒”现象,林惠民认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倒逼”企业升级,但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从国际经验来看,“用工荒”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前奏。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出现过这种现象,当时日本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大约在50%左右,产业工人的短缺使日本制造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日本采取了推动设备投资扩大、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办法予以破解。到了60年代末,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器、钢铁、化工等产品)出口比例有大幅度的提升,出口结构的比较优势也迅速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转移到知识密集型产业。

对于如何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林惠民表示,除了企业老板自身要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和危机意识外,国家也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入研发,并配套跟踪管理措施,激励企业更好地进行自主研发。

关闭窗口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Email:webeditor@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