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图片新闻|会议动态|视频访谈|中科院之声|两会时评|媒体报道|历年回顾|聚焦科教| 热点话题|链接
您的位置:首页 > 2010年“两会”中科院之声
方新代表:青年科技人才面临历史机遇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雷宇 原春琳 发布时间:2010-03-11  

一个热词——科技创新,频频出现在今年两会的各类报告中。实践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往往带来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孕育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青年科技人才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战略产业选择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中国经过30年高速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型期,迫切需要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轨道,这不仅是由于资源、环境、生态的约束,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金融危机反映出来的,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从短缺进入到相对过剩的时代,因而创造新需求、新增长点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在当代,要创造新需求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和创新,所以说要用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方新说。

事实上,科技引领已成为全球性课题。近日,英国的科技大臣在牛津大学作报告,核心就是用科技创造新的生产力。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关键一环。 

当前的发展方向有哪些?方新给出一系列核心关键词:绿色,如低碳;智能,包括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如物联网;健康,从治病到“治未病”,从关注治疗到关注预防…… 

“新兴战略性产业需要科学选择,关键之一是要厘清选择的主体。”方新说,政府对此有引导作用,但要真正办成产业,有大发展,还要靠企业,靠市场机制,靠市场力量。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发展,繁荣竞争,创造新产业发展的环境。 

科研经费要能支付人员成本 

对于中科院来说,科技人才的竞争十分残酷。位于北京的中科院众多研究所,不少办公楼对面就是外企的研究院。优秀的研究人员从这扇门走向另一扇门,仅仅是几步之遥。

“科研经费应该能够支付人力资本。”对于如何留住人才,方新认为,需要从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上反思,在英美等国的科研经费支出中,科研人工成本超过50%,而我国政府科研计划经费却不能用于人员的支出,这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新参加工作的青年科技人员的住房夹心层现象则让方新多了几分忧虑。

当前在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员面临的最大生活困难是住房。方新看到,对于青年科技人员,包括从国外引进的人才,给什么样的优惠待遇也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安居才能乐业,没房住让他们怎么办?”

这种焦虑正日益明显。如果房价相对稳定,稍微高一点,还能知道底线在哪里;而现在不知道涨到什么程度,心理就可能失衡,会觉得怎么干也追不上房价。 

青年科技人才要在实践中成长 

方新说,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熟,有个过程,最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成长。其中,三个要素十分关键:有好的平台,有高水平的集体,参与高水平项目。 

“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增长这么快”,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历史性机遇让这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组组长羡慕不已。

历史性的机遇面前,需要关注的则是中国科技界年轻科技工作者提出科学问题、选择科学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在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交往中,方新发现,从校园里走出的学生刻苦钻研没有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在国家需求中找到科学问题、从学科的前沿找研究方向。爱因斯坦说,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会从文献中找题目,从别人做过的工作中找题目,就很难有创新突破。” 

也有人忧心科技界的浮躁是否会影响一代年轻人,方新代表认为:“浮躁、学术不端等现象都是存在的,但多数科技人员、年轻人还是在扎实工作,这是主流。” 

一个细节让方新感动至今。“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间,要求到第一线工作的,绝大多数都是院里的“70后”、“80后”,包括在校研究生,从唐家山最后撤离的还是这些懂科学、有担当的年轻人。

两会时评 更多>>
“我们可以走出一条光明的路”
团结奋发进取 不负人民重托
发挥节能减排的“调”“控”作用
“低碳热”折射发展方式之变
感激之情与敬畏之心
“抢话筒”应是议政常态
王委员,你不必说“得罪了”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当校长的“副部级”拿掉以后
发展低碳农业潜力巨大
请让基层代表多发言
大力推进大学创业教育
“后危机时代”不宜说得太早
相关链接  
中国政府网2010年“两会”专题
人民网2010年“两会”专题
新华网2010年“两会”专题
中新网2010年“两会”专题
新浪网2010年“两会”专题
腾讯网2010年“两会”专题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Email:webeditor@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