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图片新闻|会议动态|视频访谈|中科院之声|两会时评|媒体报道|历年回顾|聚焦科教| 热点话题|链接
您的位置:首页 > 2010年“两会”聚焦科教
刘玠委员谈工科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惹人忧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张梦然 发布时间:2010-03-10  

“我遇到很多博士,到工厂都成了‘不是’。炼钢的博士不会炼钢,炼铁的博士不会炼铁,太多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委员一脸忧虑地对记者说。“可这也不能怪学生,他们在学校里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哪里有机会去炼铁炼钢?”

和记者谈到创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这位曾担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的委员,说话语速明显快了很多。

他当然不是号召博士毕业后都去当一线工人。刘玠认为,由于缺乏一线生产经验,不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等,他们从理论上设想出来的方案,难以在短时间、在可控成本范围内,与企业实际需要对接。

“你知道梨子是甜的,理论上是甜的,但是没吃过怎么知道什么是‘甜’?你‘知道’如何游泳,滑水踢水抬头,到水里试试看,跳下去就淹死了。理论和真正做是两回事。”刘玠打了两个比方。

作为1964年的大学毕业生,刘玠告诉记者,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冶金机械专业,每个学期至少有两周的教学实习课,学生们都到外面工厂去参加实践。他大一时就做过机器零件,会电焊,会组装车床,参加工厂的设备维护和修理。

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经历,在上世纪90年代他带领鞍钢走自主创新道路、挽救鞍钢起死回生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此外,在刘玠看来,那些象牙塔里的博士生,学历看起来高了,但却难以发现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

“我有一个研究生想不出题目,我给了他一个,这个题目被老师们一致称赞,说选题太好了。为什么?它是我在现场,凭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感觉到的,而他就感觉不到。”刘玠说,应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寻求理论突破,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在工科学生的培养上,您是否有什么具体建议?”记者问。

“我认为工科学校的本科生、硕士生,毕业后应该到工厂去,没有两年三年的工作经验,不允许考博士。”刘玠说得干脆。其实,成为创新人才也不一定非得上大学,无论是技术员还是工人,都能够取得创新成果,但前提是具备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他补充说。

宝钢分公司热轧厂首席操作师王军的经历印证了刘玠的话。这位高中毕业就进厂工作的宝钢工人,通过在生产第一线的刻苦钻研,实现了多项技术改造和创新,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种奖项。

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王军是这样理解他的创新动力的,“生产一线的职工对产品、工艺和设备机械性能最了解、最关注,我是搞技术创新的,就是要立足岗位,解决企业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两会时评 更多>>
“我们可以走出一条光明的路”
团结奋发进取 不负人民重托
发挥节能减排的“调”“控”作用
“低碳热”折射发展方式之变
感激之情与敬畏之心
“抢话筒”应是议政常态
王委员,你不必说“得罪了”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当校长的“副部级”拿掉以后
发展低碳农业潜力巨大
请让基层代表多发言
大力推进大学创业教育
“后危机时代”不宜说得太早
相关链接  
中国政府网2010年“两会”专题
人民网2010年“两会”专题
新华网2010年“两会”专题
中新网2010年“两会”专题
新浪网2010年“两会”专题
腾讯网2010年“两会”专题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Email:webeditor@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