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
201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介绍
发布时间:2012-06-13 来源:院士工作局 【字号:  
 

1、2012年度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获奖项目:高质量拓扑绝缘体的外延生长和量子现象研究

拓扑绝缘体是一类体电子态为绝缘体而表面电子态为导体的材料,有望成为未来自旋电子学和量子计算器件的基础。获奖项目组成员在三维拓扑绝缘体薄膜的外延生长和电子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在不同单晶衬底上高质量拓扑绝缘体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动力学,为理论预言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巨热电效应和激子凝聚等效应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观察到薄膜表面电子在原子台阶和杂质附近散射形成的驻波以及表面金属态的朗道量子化,证明了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的拓扑绝缘体表面态的存在及其二维无质量的狄拉克费米体系的特性;观察到不随磁场变化的零级朗道能级,这意味着拓扑绝缘体中存在着半整数量子化霍耳效应;观察到拓扑绝缘体薄膜两个表面上的拓扑态可以发生耦合,从而使得原来无能隙的表面态打开一个能隙,这对发展新的自旋电子器件具有指导意义。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拓扑绝缘体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关注,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进行拓扑绝缘体研究的最有影响力的中心之一。

获奖人:薛其坤、陈曦、马旭村

薛其坤,物理学家,1963年12月出生于山东,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9年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任助手,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物理系任访问助理教授,1999年至2007年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2005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2010年起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和2011年两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2011年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物理奖,2011年获得“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陈曦,1970年10月出生,1993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4年于美国Cornell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6年起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助理教授,2010起任教授。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以及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研究领域是实验凝聚态物理。

马旭村,1971年11月出生,1992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2000年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博士毕业。2000年至2002年在德国马普学会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3年起在中科院物理所工作,现任研究员。曾获得2005年度和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0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1年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研究领域是实验凝聚态物理。

2、2012年度陈嘉庚化学科学奖

获奖项目:基于派-共轭分子的有机功能材料的研究

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分子材料以及基于这些材料的新型器件的研究是目前迅速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基于此的一个新兴技术产业-有机电子工业正在兴起。在此领域中,发展新的功能分子体系,研究其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探索有机分子材料中重要物理过程是最重要和基础的研究内容。朱道本教授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揭示了分子的结构、分子间非成键相互作用对载流子输运性能等光、电特性的影响,以及分子能级和分子重组能的调控对材料稳定性和电荷输运性能的影响,并开展了材料界面问题的研究,得到了一批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获奖人:朱道本

朱道本,化学家,1942年8月出生于上海。1968年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并加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期间分别于1977-1979年和1985-1986年作为访问学者和教授赴德国海德堡马普医学研究所学习和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领域为分子材料和器件。

朱道本对于中国的相关研究、学术机构和科学基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曾但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2000-2007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1992年)和所长(1992-2000年),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朱道本院士为亚太材料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和韩国化学会荣誉会员。担任《应用物理A》和《亚洲化学》编委,《大分子快讯》和《高分子综述》国际顾问等职。曾获得四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8, 2002, 2004 和2007年)。

3、2012年度陈嘉庚生命科学奖

获奖项目: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转移的研究

开创肝癌早诊早治先河 40年前国外虽发现甲胎蛋白,但未证实有早诊价值。汤钊猷等人发现肝癌有无症状“亚临床期”,首创甲胎蛋白动态分析作诊断,局部切除使伴肝硬化小肝癌切除安全实施,5年生存率倍增,主编《亚临床肝癌》英文专著。项目提供了简便易行、效益高的手段。

最早建成高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和不同转移潜能和靶向的细胞系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汤钊猷等人首先解决了研究癌转移的平台,从土壤(微环境)可能影响种子(癌)特性出发,创用3项新技术,建成转移模型,全球推广。筛选出干扰素,已使病人受益。这两个项目均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现免疫炎症微环境对转移的重要影响提示癌转移防治还要针对微环境。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获奖人:汤钊猷

汤钊猷,肿瘤学家,1930年12月出生。国际著名肝癌研究学者,小肝癌研究奠基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本科。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国际抗癌联盟理事,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委。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在国际上最早系统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因肝癌早诊早治大幅度提高疗效,获1979年美国金牌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又建成“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全球推广,筛选了抗转移药物,2006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担任国际癌症大会肝癌会议主席,任7次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主席。当选美国和日本外科学会名誉会员(均为大陆唯一)。任11本国际杂志编委,2本亚太区主编。主编专著9本,发表SCI肝癌研究论文288篇,被引用6759次,在肝癌领域全球排名第3(大陆第1)。为4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4、2012年度陈嘉庚信息技术科学奖

获奖项目:可扩展并行计算机技术

该项目对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程序能否流化、能否高效流化的问题从理论、技术、工程实践上,融合硬件微处理器、软件优化及计算机系统等层面给出了回答。在系统中引入高性能低功耗的流处理器,率先提出了CPU与GPU异构并行、计算与存储效率平衡的异构融合并行体系结构;针对异构融合并行体系结构提出了效率优化途径;突破了高可扩展互连网络技术,自主设计了高效通信协议、瓦片式片上交换网络和高密度片间互连网络;突破了多核多线程体系结构与片上并行系统设计技术。为完成我国银河系列、天河系列等重大巨型机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该项目成果被认为是“基于GPU是迈向E级计算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

获奖人:杨学军

杨学军,1963年4月生于山东武城县。198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通信工程学院。1990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晋升为教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研究。先后担任某系列五个型号高性能计算机和2010年世界TOP500排名第一的“天河一号”总设计师。系统提出了CPU和流处理器相结合的高性能计算与效率优化途径。在可扩展共享存储体系结构、超64位高精度算术运算等方面取得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的技术成果。针对战场需求在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快速部署及可靠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等。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