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第 202 期
(2019-06-04)
 
融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工作研讨会召开
文章来源: 科学传播局 发布时间: 2019-06-03

  5月28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融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工作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昆明动物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办,主题为“融时代、聚能量、谋创新、增活力”,旨在把握“新媒体、融媒体、微传播”时代科学传播工作现状、问题、趋势与应对,聚焦研讨如何借助媒体融合传播优势,提升传播影响力和效果。

  会议中,中科院昆明分院副院长甘烦远致辞。科学传播局副局长刘剑作主旨演讲,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表示科学传播局将积极引导全院科学传播力量,尽快形成中科院科学传播融媒体矩阵,力争把中科院成果、中科院精神、中科院科学家、中科院文化立体式向公众传播。快手科技政务运营总监刘畅和字节跳动政务号合作总监贾临远,分别从“快手”和“抖音”的角度,分享了使用短视频做好科学传播的方式方法,并建议中科院充分利用资源搭建“快手”“抖音”矩阵。中科院北京分院副院长李静,中国科学报社社长、总编辑赵彦分别介绍了北京分院和中国科学报社融媒体相关工作,并提出对未来融媒体工作的思考和设想。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陆小华针对全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了解读。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单学刚分享了如何在融媒体时代讲好科学故事的方式方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新媒体部制片人闫敏从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角度对中科院的科学传播工作提出建议。新浪微博政务运营总监徐丽华从微博角度分析了当今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科学热点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秘书长杨斌艳以案例形式,分析了当前融媒体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果壳编辑部内容总监谢默超分享了果壳在融媒体时代开展科学传播的具体做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主任周荣庭介绍了利用超媒介叙事打造新的视角体验的传播方式。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韩华分享了中科院科普云平台及传播矩阵工作经验。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纪委书记、副主任胡华斌分享了西双版纳植物园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优秀案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魏红祥分享了该所科学传播理念及对未来工作思考。在圆桌会议上,各位专家及院所相关负责人还针对中科院今后融媒体、全媒体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刘剑作会议总结,对进一步做好全院融媒体工作进行了展望。

  中科院机关、各分院、相关院属单位60余位科学传播工作分管领导、负责人参加会议。

 

  

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副局长、中科院科学新闻中心主任 刘剑

  报告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着重提到媒体融合和全媒体建设。在如今“贸易摩擦”加剧、信息高度碎片化的背景下,中科院作为自然科学“国家队”,有责任有义务在科学传播工作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科技故事”,传播科学正能量,为国家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中科院高度重视融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发挥知识、成果、人才的优势,引领科技传播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两微多端”新媒体传播格局,去年又在科技系统单位中率先开通“中科院之声”短视频账号,入驻抖音、快手平台,经过半年多发展,视频在各平台的累计点击量接近一亿人次,中科院“中国科普博览”在“黑洞”报道中单项点击量达7.7亿次。科学传播局将积极引导各分院、研究所共同参与、全力协作,形成中科院科学传播“三位一体”的融媒体矩阵,更好地服务于我院“三个面向”和“四个率先”战略布局,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鼓与呼。

 

  

快手科技政务运营总监 刘畅

  报告摘要:通过短视频更加真实、直观、立体、丰富的展现形式,可以极大降低受众的认知门槛和理解障碍,一定程度上打破以往专业科学知识的传播壁垒。以@中科院之声、@中国科普博览、@戴博士实验室等账号发布的科学短视频为例,如今短视频已成为科学传播的新阵地。目前最受欢迎的科学类短视频包括展现一线科研状态、前沿科研成果、科学家风采、弘扬科学精神、亲民式科普等,建议科学科普短视频可着重从这几方面入手。目前,快手科技已开始全面建设中科院科学传播矩阵,并联合北京分院开展了快手短视频培专题培训沙龙。

 

  

字节跳动政务号合作总监 贾临远

  报告摘要:在短视频时代,视频就是文本,科学传播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策划。影响“抖音推荐”的因素包括短视频的完播率和完成率、点赞率、关注率、评论率、分享率等。提升抖音号的影响力,要注意内容选材一定要坚持首发原创,不要搬运抄袭,视频时长尽量不超过40秒,创作类型尽量要酷炫、幽默、真实和追踪热点。目前,字节跳动与中科院科学传播局、科协科普部、中国科学报社等开展了合作项目“DOU知计划”的全民短视频科普行动,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0所高校发起短视频科普知识大赛,13名院士助力,成立抖音科普顾问团,已推出多个备受关注的短视频,有序推进中科院“抖音”矩阵的搭建。

 

中科院北京分院副院长 李静

  报告摘要:中科院要全力拥抱迎接新媒体技术,满足国家、社会和公众对科学的需求是中科院的职责所在。中科院的“资源宝库”有待进一步挖掘,做好融媒体工作任务艰巨、挑战很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提升科学家对科学传播工作的认识,加强与各大媒体的合作,共同谋划策略,齐心协力推动融媒体工作。中科院北京分院将着重构建分院、协作片、研究所三级工作体系,依托分院四个协作片,带动44家院所共同搭建分院融媒体平台,推进融媒体激励机制,具体举措包括在科学传播局的带领下参与中科院“快手”矩阵建设,引导和带动京区院所做好短视频传播工作,调动分院单位积极支撑“中科院之声”微博微信建设,搭建分院融媒体内容管理平台。

 

中国科学报社社长、总编辑 赵彦

  报告摘要:如今信息发布渠道多元化和内容个性化颠覆了传统媒体业,媒体融合和移动优先已成为必然选择。有关专家的研究显示,报业陷入整体性困境,已不具备市场化条件,“全年龄段”用户都被手机移动端占领,因此行业报回归行业、发挥行业优势成为必然选择。目前,紧紧依靠主管部门、争取财政扶持和行业政策支持、深度服务行业需求,是行业报较为普遍的现象。针对在新技术浪潮面前遭遇的问题,传统媒体要坚守“传统”,即媒体机构的价值和使命,要以开放的心态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达到优势互补;传统媒体的业务人员,既要发扬多年集聚沉淀形成的专业特长,又要植入互联网思维,按照快节奏、强现场、社交化等网络传播规律来操作新闻。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 陆小华

  报告摘要:作为科学传播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战略思维,提升科学传播站位,要基于战略思维研究科学传播策略,认识发现现实科学问题的战略意义,着眼全局谋划科学传播策略,抓住热点唤醒对基础科学的支持,以思想性提升科学传播影响力,把握好科学传播的特殊效应。要注重运用新媒体传播规律优化科学传播,优化成果发布,增强科学传播公信力,对当事人叙述的内容要多方查证后作为发布的事实性内容,对事实性内容谨慎利用、谨慎表述,慎用形容词和判断性语言。同时,要把握好时度效,确保科学传播效果,因为效果可控的传播才是好的传播,才是善治的基础,效果可控是传播的前提,否则宁可不传播。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 单学刚

  报告摘要:在融媒体时代,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正在发生重构,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要努力打造信息传播共同体、价值判断共同体和情感传递共同体。讲好科学故事需要传播者以受众为中心,创新表达方式和语态,寻找与用户的兴趣交汇点和情感共鸣点,提高故事的架构能力和表达、感染力,重构内容生态。要想在融媒体时代讲好科学故事,就要协调调动各类资源,构建立体传播体系。政策出台、科技类重大会议活动、科研活动、科研管理等涉及科技工作的舆情日益受到关注,要进一步做好科学传播的舆情风险评估和引导工作,从源头上预防舆论风险,编制应对预案,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应对和引导提升方法技巧,消除或减少负面舆论影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新媒体部制片人 闫敏

  报告摘要:对中科院的科学传播工作提出两点建议:第一,科学传播工作需要政府、科学家、媒体的配合,这其中负责组织衔接的中间机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中科院增加信息传播节点,增加与媒体公众的互动,如建设网站、回复邮件和媒体网友提问、组织科学家开发布会、在社交媒体发布内容等,降低信息获取的门槛,让更多编辑记者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实现媒体与科学界的高频良性互动。第二,建议中科院从多维度打造自己的公众形象,除了传统传播形态,还可进行跨界尝试,如制作科学综艺节目、科学现场秀、科学主题剧、科幻电影、公开课、音频产品、周边文创、动漫插画、广告海报等形态产品,打造自己的明星科学家和节目IP,形成对不同人群的分众传播。央视新闻愿意支持中科院科学传播局的工作规划,支持“中科院之声”的建设,用视频音频媒体的专业策划制作手段参与科学传播,一起推动全民爱科学。

 

新浪微博政务运营总监 徐丽华

  报告摘要:科学科普是微博垂直化、多元化内容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组成。网友与“中科院之声”微博和科学家之间微博的频繁互动,体现出社会公众非常关注科学热点内容,科学科普类自媒体的群体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2018年政务微博呈现出整体影响力继续扩大、头部账号突出、基层账号稳定增长的特点,要做好全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就要进一步加强政务新媒体功能建设。科学科普机构权威发声离不开三种能力,即主动设置科学、科普议题的能力,对伪科学、谣言有力回击的能力,借势而为、放大科学影响的能力。建议中科院通过全媒体做好重大科学发现、科研成果的权威发布,营造可交流、可互动的科学氛围,要注重与目标受众的交流互动,让科学流动起来;同时注重跨界的广泛联动,让科学流行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秘书长 杨斌艳

  报告摘要:当前融媒体的内涵在不断延伸,要正确理解融媒体的建设,要认清“内容为王”的趋势,适应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平台机构重组的新模式,认识到超越技术与算法的价值观重塑的重要性。在媒体融合的实践问题讨论中,学界和业界的关注点和重心多在“媒体”和“市场”,而忽略了媒体融合对于“政府-媒体-公众-市”四者关系的变革,以及媒体融合过程中这四者之间的互动和由此带来的关系的不断调整。在“万物互联”时代,要从视频直播领域、数据处理、用户洞察、技术协同等方面认清5G对融媒体的意义;要深刻认识媒体融合使社会产生的全面变革,形成党媒和传统媒体的整体统筹和协作模式,通过“媒体融”探索多主体参与下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把握技术思维创新应用,重视内容建设价值导向,推动各地融媒体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果壳编辑部内容总监 谢默超

  报告摘要:以《生活大爆炸》《头脑特工队》等融入科学元素的电影、电视剧为例,可以看出看似以娱乐为主的视频也能做科普。将科普融入视频一定要遵循媒介规律,例如竖屏视频就代表着快节奏的吸收。社会公众从短视频平台获取知识的渴望是急切的,从用户对果壳所作视频的反馈来看,占领媒介就要熟悉用户。在制作视频时,要注重视频制作手法的融合以及符合神经认知规律的剪辑模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内容的系列感、连贯性,以可模仿为佳。要针对不同平台、不同人群设计出具有不同针对性的视频,同时尊重制作和知识上的专业。只有尊重专业,抓住融媒体时代规律,才能做出优秀的科普视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主任 周荣庭

  报告摘要: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利用超媒介叙事可以为公众打造新的视角体验——将原本完整的元叙事结构分散为多个独立的故事碎片,用渗透的方式与受众保持持续性接触,调动受众对搜索故事内容的其他部分的兴趣,激发受众对故事空隙空间的想象和艺术创作。超媒介叙事要特别注意构建好场景、编好情节、讲好故事,充分利用声音、表情、全息等处理技术,搭建特定场景,以故事形式传播科学信息。中国科大关于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的科学传播就是超媒介叙事的典型案例,通过利用现场沉浸式媒体、AR体感互动、AR明信片、二维动画演示等超媒介叙事方式,有效地吸引了更多社会关注,提高了公众参与度,大幅提升了影响力。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 韩华

  报告摘要:目前,科学大院、SELF格致论道、科学云课堂、科学活动行、科学视界、VR科学、虚拟博物馆等品牌应用融合,形成了中科院科普云平台及传播矩阵。以首张黑洞照片成果发布、中科院第15届公众科学日等为例,不难看出前期工作中的资源积累、周密筹划、提前预热等非常重要,策划时要从科学家、受众、媒体平台、编辑部等多方考量,充分考虑公众更想看到什么样的内容,要为公众提供话题,以话题带动传播。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将进一步发挥“中国科普博览网站+自媒体+合作媒体”的融媒体传播矩阵作用,服务院重大科研成果科普需求,进一步从资源汇聚、精品打造、后台技术等为中科院科学传播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撑,为传播中科院的声音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纪委书记、副主任 胡华斌

  报告摘要:融媒体时代下,要注意避免人们对融媒体认知的偏差,例如认为融媒体可能会带来麻烦、见不到效益、融媒体宣传可有可无等都是对融媒体的错误认识。5G新时代已经越来越近,但目前面临着专业人才不懂媒体、媒体人不熟悉专业、对融媒体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考核机制、晋升途径不畅等工作瓶颈。对于在融媒体时代做好科学传播工作,要做好“三融合”,即要做好文字与图片的融合,传播平台与传播形式的融合,以及策划人、创作者、技术人员、传播者、后勤保障等融媒体团队的融合。在今后的工作中,核心植物园(特色所)将在环境教育领域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作用。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 魏红祥

  报告摘要:物理所以服务科技创新为重心,以吸引优秀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中心,以激励优秀科研人员和在读博士生积极参与科普为核心,以构建高水平物理学传播平台为初心的科学传播理念。以物理所“科学开放日”“最有学问中科院井盖”的方案策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估为例,研究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丰富中科院传播矩阵,在打造中科院整体形象上多下功夫。从物理所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号、B站官方号的成长经历来看,研究所在用好融媒体平台的同时还要明确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加强风险防控意识。最后以“用认真的态度做科普,用通俗的语言讲科学,用专业的水准做内容,用权威的答案解疑惑”,来总结物理所打造国内高水平物理学传播平台的信心和决心。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