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第 181 期
(2018-12-25)
 
【中国科学报】建一座国家公园的示范样本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沈春蕾 发布时间: 2018-12-24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准确测量野生动物。

数字三江源空间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上的场景图。

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和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共同为“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揭牌。

冰川冻土加速融化,三江源面临较大的生态风险。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2016年4月启动试点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依靠科技的力量,在探索、创新中稳步前进。

  2018年8月,中科院与青海省在北京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共建协议。“有科技支撑,我们保护好三江源就有底气。”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有感而发。

  近日,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举行了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多位院士专家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支招”,希望建一座国家公园的示范样本。“我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基础资料,为国家公园研究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赵新全告诉《中国科学报》。

  三江源保护初见成效

  顾名思义,三江源是三条江(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500至4800米,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

  历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

  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面临恶化,形势日益严峻,三江源也难逃噩运。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三江源的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三江源在哭泣。

  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随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正式启动。数据显示,一期工程实施10年来,三江源地区水资源总量增加84亿立方米,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林草生态系统水资源涵养量增加28.4亿立方米。2014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启动。

  三江源生态保护已进行了十多年,生态退化得到初步遏制,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主任李晓南指出:“三江源目前仍存在社会保护参与度不高、牧民增收渠道狭窄,政府各部门权责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

  50年深厚的科研积累

  2018年9月14日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挂牌成立。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由中科院、青海省政府依托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高原所)共同建设,机构办公地点设在西北高原所,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体化运行”。

  李晓南希望,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能够为三江源的保护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西北高原所自1962年成立以来,主要从事高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及综合利用、青藏高原草地资源调查及合理利用、高原动植物生理等方面的研究。科研人员先后研究了三江源草地退化的机理与恢复途径,建立了以提高草地生产力、碳固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区域生态保护和恢复技术体系、提供了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双赢的系统解决方案,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创新模式。

  这些年来,三江源留下了无数中科院人的足迹,科研人员在三江源这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地开展了深入的科学考察和研究。

  2017年,西北高原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光电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7家科研单位的30余位科研人员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科学考察,以进一步摸清三江源地区的自然本底情况,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科学评价。

  “这次科考是针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面临的科技问题开展的。”赵新全说,“我们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自然本底进行调查,二是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三是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功能区划分提供科学依据。”

  赵新全表示,通过对三江源地区开展长期、系统的生态监测和研究,让更多的科学家以项目的形式参与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研究中。“只有把三江源地区的情况了解清楚,才能更好地进行规划、建设和持续管理。”

  不遗余力推动“四大计划”

  在日前召开的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指出,我国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不强、生态系统管理严重滞后,水土流失、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问题凸显,区域环境保护不平衡性加大,环境污染的旧账新债叠加共存,绿色发展任务艰巨。

  西北高原所所长、研究院院长张怀刚介绍研究院基本情况时说,研究院将以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围绕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开展科学研究,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借鉴与示范。

  赵新全介绍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的任务、进展和愿景。他指出,西北高原所将和参建单位紧密合作,不遗余力地推动四大计划:数字江河源计划、高原物种基因组计划、全球气候变化与三江源生态系统管理研究计划、服务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的国家公园科普计划,并重点补齐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两大短板。

  “我们的野外考察不再只是依赖人工,遥感等手段的应用也让我们能够获得更精准的数据。”赵新全记得,2017年在五道梁无人区观察藏羚羊时,就是通过系留气球携带热红外相机,发现了藏羚羊在夜间的觅食、饮水、交配等行为特征。

  赵新全表示,研究院而正谋划和实施的数字国家公园计划,将通过天—空—地监测体系,掌握动物本底数据,形成多学科融合、大数据驱动的科学平台。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8-12-24 第5版 创新周刊)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