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第 107 期
(2017-06-27)
 
“嫦娥之父”的科普缘
文章来源: 文汇报 郭超豪 发布时间: 2017-06-24

  提到中国探月“嫦娥工程”,国人无不为之自豪。“嫦娥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是年过八旬的欧阳自远院士。

  近日,欧阳自远收获了一个有趣的奖项——由北京各大媒体近百名科技记者编辑评出的“最受媒体欢迎科学家”奖。其中,欧阳自远既是年龄最大的长辈,也是唯一的中科院院士。

  不能在象牙塔里自我欣赏

  国家天文台七楼走廊的尽头,是欧阳自远院士的办公室。窗台上的藤蔓,掩映着大大小小的月球仪、地球仪、天球仪,它们跟着主人“走南闯北”,见证着这位八旬老人的科普之路。

  “科学家不能在象牙塔里自我欣赏,我们重要的使命是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让公众理解、热爱科学。”从2008年到2016年,欧阳自远跑遍了全国各地,做了474场科普讲座,听众大约27万人次。

  每次做科普讲座,欧阳自远都背着十几斤重的电脑、投影设备,提前半小时到报告会现场,将一切准备妥当,等待听众。欧阳自远身上,体现着老科学家的谦谦风骨。在国科大为本科生讲授《发现宇宙》时,他会因为需要坐着讲课而道歉,也会在课前课后向学生鞠躬表示感谢。

  “我们国家对科普很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欧阳自远说。他最高兴的事情,是每次做完科普报告,都能收到一些观众来信,“他们会告诉我,将来要做一个科学家,去揭开宇宙的奥秘!” 

  让人们理解为什么要去月球

  追根溯源,欧阳自远与科普结缘已近50年。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开始为公众作讲解。“不过那时候是零星的科普,并没有很强的科普意识,只是觉得很多所谓的科普读物内容并不正确,宣传的甚至是伪科学,应该去纠正。”欧阳自远说。

  真正让欧阳自远下定决心做好科普的,是他提出探月设想后。“以前我埋头搞自己的研究,自从提出探月后我深感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广大公众不理解,一些领导、院士也不理解,为什么中国要干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他说。欧阳自远决定真诚和实事求是地给这些不理解的人介绍中国探测月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每次报告,欧阳自远都要根据对象调整内容,关于月球和探月的就有30多种版本,每张PPT都要经过反复思考和推敲。

  做好科普报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调整心态,这种态度不是居高临下地讲解知识,而是和朋友平等交谈,和大家交流理解和认识。宣讲式的科普是失败的,只传播知识的科普是低档的,最好是要思想交流,蕴含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融合人文精神。”欧阳自远说。

  改变科普现状须先扭转观念

  “做科普的时间越长,科普做得越多,越发觉得科普在中国还远远不够。”多年来,欧阳自远一步步探索更为有效的科普方式。有一次,他在做科普报告时有网络媒体进行现场直播,最多时有8万多人在线观看,这给了老人极大的触动。

  “一次互联网推广的受众能抵得上我3年做科普讲座的受众,我觉得不能只用自己老套笨拙的传播方式了,要和媒体结合。”从此,欧阳院士一次次和媒体“联手”,成了媒体人心目中”最受欢迎的科学家”。

  在欧阳自远看来,要改变国内科普的现状,首先要从观念上扭转。他说:“我们所做的科研工程到底有什么意义,在科学技术上能带来什么进步,必须向公众交代清楚,而不只是公布结果圆满成功就结束了。因为,我们做科研工程花的钱是老百姓的,研究成果也必须要让公众知道,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继续支持。”此外,科普的内容也应该有针对性。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这样的大战略,科学家有责任去诠释、丰满。又如转基因、雾霾等问题,科学家应该组织起来把问题弄清楚,向公众解释明白,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公众,体现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原载于《文汇报》 2017-06-24 01版)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