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第 76 期
(2016-11-08)
 
智利代表团考察海洋所改性粘土治理赤潮项目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文章来源: 海洋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16-11-04

  10月28日至11月2日,智利代表团专家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潮工作组主席、美国伍兹霍尔研究所教授Don M.Anderson,智利代表团团长、智利鲑鱼联合会鲑鱼技术研究所总经理Alfredo Tello Gildemeister等一行11人赴中国考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改性粘土治理赤潮项目。

  会上,Don Anderson介绍了目前智利近海赤潮对其水产业造成的致命打击,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指出改性粘土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赤潮治理技术,在中国近海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次访问主要是希望这一技术能够对智利赤潮的治理带来福音。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俞志明和宋秀贤作了报告交流,介绍了赤潮研究的最新成果,重点针对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原理、生产工艺和实施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智利代表团分别介绍了智利海水养殖总体情况,以及赤潮灾害对鲑鱼和贻贝养殖产生的影响。双方专家围绕改性粘土治理智利养殖海域赤潮的可行性和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智方表示,中科院海洋所在赤潮研究和治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智利赤潮治理提供了良好借鉴,希望双方能够积极推进该领域的合作。智方希望能够由中方科技团队、智利海水养殖公司和养殖户共同开展相关研究实验,在合适的养殖海域进行前期实验,验证改性粘土对智利海域常见有害藻华的有效性,同时针对改性粘土对海洋环境和养殖生物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进而得到智利政府的支持。

  俞志明希望双方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研究,并指出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在全球海域频繁爆发,需要从科学和全人类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灾害问题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将损失减到最低。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许多成功案例证实,改性粘土是一种环保、友好、无毒、高效的材料,在赤潮的应急治理中具有显著成效。

  俞志明十分赞同智方的建议,并表示中方科技团队需要进一步了解智利海水养殖环境、养殖品种和有害藻华种类等因素,根据现场调研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验和实施方案,希望中智双方共同努力,深入合作,为智利赤潮灾害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后,俞志明分别与智利鲑鱼联合会鲑鱼技术研究所总经理Alfredo Tello Gildemeister、智利国家渔业发展研究所养殖研究室赤潮组主任Felix Leonardoguzman Mendez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中智双方与会专家还实地参观了兖矿北海高岭土有限公司改性粘土生产工艺流程、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防城港核电厂赤潮治理示范基地,现场考察了治理赤潮的改性粘土专用喷洒船只和设备,并进行了海上现场演示。

    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国际上能够大规模应用的少数几种方法之一。该技术俞志明科研团队研发,具有快速、安全、高效等特点,2014年成为我国赤潮治理的国家标准方法(GB/T 30743-2014)。该成果曾获得多个科技奖项,包括2015年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颁发的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目前针对不同赤潮种类,已研发出十几种不同类别的改性粘土,并分别应用于我国近海的一系列重大活动的赤潮应急处置中,包括2005年南京全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和上海游泳世锦赛、2012年-2015年北戴河近岸海域的暑期保障,以及2015年以来广西防城港核电厂冷源取水海域的安全保障。该技术获得国内外的普遍认可,200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APEC联合编纂的《近岸有害赤潮监测与管理对策》一书,成为国内外赤潮治理的指导性方法。

 

座谈交流现场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