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第 73 期
(2016-10-18)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阶段性成果发布 在轨测试进展顺利
发布时间: 2016-10-12
[video:20161013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在轨测试阶段成果发布:平台和有效载荷测试完成]

  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量子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常务副总师兼卫星系统总指挥王建宇、副总指挥龚建村、卫星系统总师朱振才和科学应用系统总师彭承志在会上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

  目前,量子卫星在轨测试工作进展顺利,卫星平台测试和有效载荷测试均已完成,星地链路测试部分完成,正在进行参数调整、优化,寻找最佳工作点并已开始积累有效数据,预计将在11月中旬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工作。届时卫星将正式交付,开始相关科学实验。

  量子卫星工程任务按计划分为发射入轨、在轨测试、开展实验三个阶段。其中,在轨测试阶段从卫星8月16日成功发射到11月中旬,为期约3个月,期间将完成卫星平台测试、有效载荷测试和星地链路测试工作。

  已完成的卫星平台测试工作显示,量子卫星电池组状态正常,太阳帆板供电正常,充电、放电功能正常;遥控成功率达到100%;完成速率阻尼模式、太阳捕获模式、帆板展开模式以及惯性定向模式的测试,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性能稳定;重要遥测量稳定,符合预期;热控分系统加热回路工作正常,满足要求;星务计算机状态正常,星务软件运行正常。

  已完成的有效载荷测试对量子卫星有效载荷各单机开机检查,状态均正常;完成载荷内部光轴自校正测试,光轴匹配精度满足任务要求;完成载荷单光子探测专项测试,单光子探测器暗计数指标符合预期;完成对所有地面站的跟瞄,稳定性良好,跟踪精度满足要求,在天气条件符合要求情况下,对站跟瞄均成功;纠缠源工作正常,光源亮度等指标满足任务要求;载荷指令注入、遥测下传以及科学数据下传均正常。

  在星地链路测试方面,量子卫星已完成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兴隆站、德令哈站、南山站单站跟瞄测试,建立了天地链路;完成南山与德令哈双站跟瞄测试,建立了双边纠缠光链路;完成与阿里站的跟瞄测试,建立了隐形传态光链路。这些工作将搭建起一个“天地一体化实验室”,为后续开展科学实验奠定基础。

  新闻发布会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主持。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8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整星总重量不大于640千克,平均功耗560瓦,运行于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具备姿态机动对站指向能力且精度优于0.5度。作为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量子卫星将执行高速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星地量子纠缠分发、实现大尺度量子非定域性检验以及星地量子隐形传态三大科学实验任务。

  相关专题: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量子卫星与兴隆站建立链路

量子卫星与阿里站建立链路

量子卫星与南山站建立链路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