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第 72 期
(2016-10-11)
 
【解放日报】承载国家使命,“国之利器”锋芒初显
文章来源: 解放日报 黄海华 发布时间: 2016-10-10

  “外国同行一看见我,就和我开玩笑,让我早点告诉他们手头正在做什么,他们就不用白费劲了。因为我们现在有了利器,解析一个病毒表面蛋白结构的速度大大提高。”在日前举行的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第一届全国用户学术大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说了这样一件趣事。他所说的“利器”,正是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家综合性大科学装置,上海设施自2014年5月开放试运行以来,吸引了中科院兄弟院所、国内高等院校、国际医药企业等200多家单位,以及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地的3500多人次优秀科学家,依托设施进行1300多项重大前沿创新课题的研究。

  力争5至10年达到国际一流

  “如果用长跑来比喻,我国的蛋白质研究还没进入第一集团军,不过我们在第二集团军已经占据了一个有利位置。”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副所长、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主任雷鸣介绍,上海设施是全世界第一个集先进科学装置和大型设备之大成的“国之利器”,这对于提升我国蛋白质科学研究能力大有用武之地。

  截至今年8月,上海设施已累计运行超过18.5万小时。设施的用户、科研团队和技术团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包括在《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论文16篇,仅2016年上半年就有10篇。比如,清华大学施一公研究组与上海设施黄超兰团队合作,首次解析了酵母剪接体分子机制,被公认为破解了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道难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福团队阐释了一种新的埃博拉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这与之前病毒学家熟知的四种机制大为不同,成为近年来国际病毒学领域的一大突破。

  目前上海设施已经到位学术带头人16名,作为首席科学家共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3项,科研团队承担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B类)专项近三分之一研究任务。

  从诞生起就有自主创新基因

  “以往晶体蛋白筛选都是人工操作,最近我们和交大、浙大合作研发了一套微流控制仪器,样机已经搭好了,这将会大大提升蛋白筛选的效率。”雷鸣透露,这个在工科领域并不新鲜,不过在生命科学领域很少有这样的产品。

  上海设施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着这样的自主创新基因。他们自主研发国内首套将软件控制、硬件设备和生物应用进行整合的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实现蛋白质制备全流程的高度集成和流水线作业,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上海设施的蛋白质微晶体光束线采用了创新的光学设计,实现了微聚焦光斑尺寸的灵活调节。微聚焦和复合物两条晶体学线站在国内首次实现无快门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结构测定自动化,提高了线站的使用效率。

  他们还建成了国内首条基于同步辐射三代光源的小角X射线散射和红外生物专用线站,实现了自动上样、数据采集和结果输出。各光束线的技术指标与总体性能均达到了国际同类线站的先进水平。

  实现科学装置公益价值最大化

  这么多科学家来到上海设施免费做实验,再带着成果离开,这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能有多大促进作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李林说,上海设施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做出原创发现提供了实验设备,从而最大限度实现这一科学装置的公益价值,这正是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意义所在。

  一个开放共享的国家级蛋白质研究实验室,还只是第一步,它的建设者们还绘制了很多蓝图。李林介绍,上海设施每天产生海量的数据,美国欧洲都有类似的数据库,如何把这些数据储存利用起来,他们正在酝酿当中。“目前85%以上用户是基础科研单位,接下来,我们会和医院有更多合作,希望能够为精准医疗提供更多服务。”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副院长、生化与细胞所所长刘小龙说。

  雷鸣一直在呼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别把目标只盯在发论文上,“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技术,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一些可以落地的人才政策,筑巢引凤。”

  (原载于《解放日报》 2016-10-10 02版)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