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第 70 期
(2016-09-20)
 
【中国新闻网】昆明市民植物所吃花吃草吃果 体验“舌尖上的植物多样性”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马骞 发布时间: 2016-09-17

  

市民争相体验“舌尖上的植物多样性” 刘冉阳 摄

  尝过“五味子”皱起了眉头,试试从没见过的“八月瓜”伸出大拇指,掰开“奶浆菌”便看到白色的“奶浆”冒出……9月17日,虽下着大雨,8岁的张馨月和王梓馨还是在父母的带领下,相约来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体验一场“舌尖上的植物多样性”带来的独特魅力。

  当日,由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组委会资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云南省植物学会主办,第19届国际植物学昆明植物所分会场,以“植物多样性与人类的饮食文化”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小朋友们体验植物多样性的独特魅力 刘冉阳 摄

  “植物的多样性与人类息息相关,甚至深深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与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所生活各地区的饮食文化式样。”昆明植物所研究人员上官法智展开了题为“植物多样性与人类的饮食文化”的讲座。在他的讲座中,平日里熟悉或不熟悉的植物都成了“盘中餐”,一张张生动的图片刺激着大家的味蕾。

  上官法智称,在云南,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同样造就了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在云南的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生长的可食用植物可谓千差万别,而由此也衍生了各地独特而有趣的饮食文化。这种饮食文化既和当地生长的植物息息相关,又与当地生活的民族及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内涵。

  在“植物多样性与人类的饮食文化互动沙龙”中,多位有趣的植物学老师与大小朋友现场互动交流,聊聊与植物相关的各种有趣故事和植物文化,并通过展板提供近百张呈现了与植物息息相关的植被、植物科学知识。

  一饱眼福后,市民们便迎来了一饱口福的时刻。主办方准备了超过60余种的植物和植物特色食品让市民现场感受和认识,体会不一样的植物文化。价比黄金的藏红花、制作咖喱的姜黄、古埃及文明的美食鹰嘴豆、滇南美食文化代表植物的各种野菜野果香料,还有黑茶、红茶、黄茶、绿茶、白茶的各种茶叶,以及世界各地的各种香草茶和药茶等等都搬上了餐桌,给市民带来一场“舌尖上的植物多样性”的绝妙体验。

市民体验“舌尖上的植物多样性” 刘冉阳 摄

  “‘吃货’和‘吃货’真是不一样呢!”带领孩子们体验后,市民李兴玉不禁感叹。他说,自己出生在农村,小时候便能认识周边的不少植物,也都熟知哪些植物能吃,哪些植物味道如何,但如今,生长于城市的孩子们却缺少认识植物的条件。“希望通过这样的科普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更为传统的饮食文化,也让他们能清楚地知道这些东西为什么能吃的科学解释,给他们种下科学的种子。”李兴玉说,最希望的是,孩子们通过认识植物与饮食,认识自然界,共同保护植物多样性。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