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访谈·视点

王小理:引领科技创新需要战略视野

2019-01-30 学习时报
【字体:

语音播报

  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临经济主战场、面对国家重大需求,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战略脉动,提升引领科技创新的创造性、时代性,需要科技工作者具有恢弘的战略视野。

  科学演进与科技文明视野

  引领未来科技创新,需要回溯科技创新的历史演变。科学技术具有统一性。恩格斯曾将自然科学描述为“伟大的整体联系的科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曾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但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特点,科学从哲学分化出来,并遵循学科分化和融合规律不断演化。当前,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从检测中微子的星系外来源到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从研发“天河三号”原型机、人工智能工具AlphaFold到揭示水合离子微观结构,从深海实时科学观测到合成世界首例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从嫦娥四号探测器到港珠澳大桥,宇宙之大、离子之微、计算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工程之精,无不彰显出科技创新的广泛内涵和深远影响。

  然而,回溯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可以发现,学科分化演进现象的下面,一条更加统一的复杂性科学的河流正在加速向未来流淌。在21世纪以复杂网络理论为代表,复杂性科学、系统理论正迎来发展春天。展望未来15—30年,科技创新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特征更加明显,信息科技赋能无处不在,生命科技启发超越想象,从而推动各学科领域向信息化、计算型、智能型、系统科学方向演进,这为基于复杂性科学、系统理论的学科大综合提供了丰富养料,为从思想上把握一幅完整的世界图画提供了新的路径。

  科学文化与人文科学视野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引领科技创新,急需科学人文精神涵养。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规律的科学,而人文科学是研究人本身的科学,是解决价值观、人生观的,提供方法论和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两者具有共同的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并强调“自然界里和思维世界中有着庄严的和不可思议的秩序”。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理解自然,人类方可在大自然中持续发展。

  反过来,没有人文视野和关怀,科技创新不但不能为人类造福,甚至会走向反面。面对高悬的技术达摩克利斯之剑和人类文明的“疤痕”,有识之士也早有警觉并大声疾呼:人类控制自然的力量已经超过控制自己的力量,人类过早掌握了毁灭的手段,而教育、智慧、良知都跟不上。英国学者斯诺1959年在剑桥大学作《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演讲时,就曾指出科技与人文正被割裂为两种文化,科技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分化为两个言语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群体,这必然会妨碍社会和个人的进步与发展。纵观近代文明史,人类社会确实走过先“轻视科学”后“重理轻文”的发展阶段,目前“两种文化”的分裂确有愈演愈烈之势。只有拥有丰润人文素养的科技人才不断涌现,科技文明才能攀升到新高度,因此“两种文化”的融合亟待推进。

  经济发展和社会影响视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可以造福人类,科技创新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耀眼。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应对全球挑战,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共同的战略选择。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纷纷制定创新战略,组织开展生命健康、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信息和智能技术、先进能源技术等领域重大科技创新计划,以应对老龄化、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面临的其他重大问题,并通过提升产业效率和质量、创造新产业和变革产业结构、推动供给侧科技创新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显著推动经济发展。同时,抢占技术标准和规则制定制高点,角逐经济利益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据测算,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现已达到80%左右,而2017年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7.5%。

  但同时,科技成果也可能摧毁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秩序,科技创新的副作用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关注和争议。科技创新正在重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至人与自身的关系,特别是推动社会规范、伦理道德规范的解构和可能的重构、文化的变迁与融合。近年来,海洋塑料垃圾等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而美国心脏干细胞造假等事件则提出警示,罔顾伦理道德,影响的不仅仅是研究人员的个人名誉,失去的将是整个社会对科学研究共同体的信任。值得庆幸的是,敬畏自然的底线尚存、科学研究共同体的规范尚存,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尚存。

  国防与国家安全视野

  科技及其应用与国家防御需求和安全问题关系密切,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将科学技术领导力、国防先进技术视为保障国防和国家安全、大国博弈的战略力量和基石。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理事会(NSTC)发布的《21世纪国家安全科技与创新战略》,提出了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科技与创新事业,包括军事、国土安全、情报、制造、先进计算与通信、新型能源等6大重点创新领域及技术发展趋势,而特朗普政府2018年发布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谋求通过技术创新保持优势,指出先进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自主技术、定向能、高超声速武器、生物技术等在内的新兴技术,是确保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技术。英国国防部发布《2017年科学技术战略》,提出了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构想以及实现该构想的举措,旨在快速引入尖端技术以应对不断演进的威胁,英国国防“核心研究投资组合”的基础工作将重点发展多项关键“使能器”。2017年,俄罗斯起草未来十年重整军备计划,强化国防科技研发。要在激烈的国际军事竞争中掌握主动,就必须大力推进和引领国防科技自主创新。

  政治与科技治理视野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天平上至关重要的砝码。有一点不容忽视: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必须在大国兴衰的历史大棋局上审视、在时代的大坐标中衡量、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理解。近代以来的科学和技术革命,通过转化为产业和经济竞争,引发大国兴衰和世界政治格局调整。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科学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深刻影响,而美国借此增强了综合国力、巩固了超级大国的地位。而我国近代以后,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目前科技创新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日盛。

  虽然科技竞争的一线是科技研发机构和企业等主体,但正如美国社会学学者弗雷德·布洛克在《逆流而上:一种隐形的发展主义国家在美国的崛起》一文中所述,美国在资助和支持私营企业新技术商业化方面的干预作用突出,并善于综合利用各种科技创新发展治理工具,美国政府干预科技发展具有长期、隐形的特点。从国际政治领域来看,一系列事件表明,发达国家意图在科技方面长期占据优势,抑制我国发展的战略意图也更加明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的“时间窗口”不会长期敞开,我国必须加快构建适应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需要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全局视野和内省视野

  在引领科技创新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外部环境因素而是来自内部。必须坚持全局视野和内省视野,以哲学家的头脑,既要端起科技发展的望远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更要端起国情和科技实情的放大镜、经济社会体制机制的聚焦镜、自身思维的反光镜,辨明国际与国内市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管理信息要素。科技创新主体等各类科技创新因素应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看清科技发展大趋势、看清方向,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拒绝战略近视,不断审视来自体制内和自身的问题,找准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方向和着力点。

  从历史的天空俯瞰,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需有胆有识,敏锐洞察科技问题,敢于质疑现有、已有的理论,提出科技创新新思想。对于引领科技创新过程中躲不开、绕不过的新老命题,以历史自觉,紧紧扭住“硬骨头”攻坚,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 万劲波 | 更大力度推进基础研究
  • 万劲波 | 打造“强省会”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