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访谈·视点

叶甜春: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 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18-01-25 新华网 陈听雨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中科院微电子所的“22-14纳米集成电路器件工艺先导技术”项目获得了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1月22日,该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在接受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要走技术+模式双轮驱动创新发展的道路,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双轮驱动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此,叶甜春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非常英明、非常具有远见的战略性要求。

  据他介绍,早年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都是替代性的,在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之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开始缩小,越到此时,对创新思维的要求越高。

  “当我们很接近别人时,会发现可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少。未来是未知的,只有靠创新的研发、创新的思维,才能找到正确路径。纳米集成电路发展到了现阶段,与其说创新才能发展,不如说创新才能生存。”叶甜春称。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历经了60多年的艰苦发展历程,究竟应如何实现创新发展,从做“替代者”迈向“创新者”?叶甜春认为,集成电路产业需要技术和商业模式双轮驱动的创新。

  首先,创新都是由应用需求驱动的,根据应用需求,研发出新的产品和技术。未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要做创新,需要面对自身需求,当前在全球整体集成电路领域,中国的需求已经开始引领全球。

  “从前,无论是电子信息产品还是家电,都是国外研发生产,再到中国来销售;现在不一样了,现代高科技产品,无论是通讯的、计算机的、汽车的还是消费类产品,中国消费者都开始参与产品的定义,这是中国市场的优势。”他称。

  根据需求,在定义产品的过程中,研发新技术,找到新的解决方案。这就是集成电路产业一种技术创新发展的模式,叶甜春说。

  其次,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还要依靠商业模式的创新。他认为,“既然是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就必须考虑商业模式,只有商业模式创新加上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才能走得更长远、更稳健,才能真正实现从追赶、到超越、到引领。”

  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当前的第三次全球信息化浪潮中,集成电路产业将在助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向数字化向智能化提升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叶甜春认为,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化的基础就是芯片,软硬件的载体都在芯片里面。“就像在工业化时代,必须要解决钢铁的问题,在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产品就是芯片,必须要把它做出来,并且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国核心竞争力的载体都会体现在芯片上。在我国整体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中,芯片一定不能成为瓶颈。”他称。

  要做到这一点,他认为,首先,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设计、到材料、装备、制造、都要形成自身的产业链,形成能够自我良性发展、相互驱动的产业环境。

  其次是要掌握核心技术,核心技术体现在工具上面,即集成电路制造的装备和基础软件。

  第三是面向应用领域,从应用、到产品定义、再到产品制造,应该形成垂直整合。叶甜春认为,在制造业中,从技术、管理和标准要求等各方面来讲,作为基础产业的集成电路制造相对而言都是走在最前列的。在《中国智造2025》中,很多计划都率先在集成电路领域实现,随后再辐射到其他制造业行业。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对其他行业而言,都是从技术高点向下辐射,是技术的溢出和应用。

  他称,“集成电路产业要真正满足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支持它们的发展。”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