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访谈·视点

张偲:抢占经略海洋科技制高点

2016-10-20 中国网
【字体:

语音播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在国家需求的牵引下,海洋科技发展强化了战略导向,推动了军民融合,促进了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催生了一些原创性思想,开发了一批颠覆性技术,有利地支撑了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海洋科技的主要进展

  近年来,我国立足岛礁建设、深耕管辖海域、跨越深海大洋、勘察两极冰海,在诸多领域开展了突破性、引领性工作,加速成果转移转化,为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绿色宜居岛礁,促进吹填岛礁的自然演化。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吹填岛礁的首要基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阐释了天然灰沙岛的形成机制,原创性地发现珊瑚砂可作为优质填筑基材的属性。国家采用了“顺应自然意志、师法自然规律、加速自然进程”的自然仿真理念,开展了吹填造陆工程,可谓“虽为人做、宛如天成”,该工程举世瞩目、世界首例。

  构建南海岛礁的自然自在状态、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吹填岛礁的良性自然演化、实现“活岛”态势下人类宜居社区的绿色发展和文明生产,从而保障吹填人工岛的生态自然化和生态安全。这是今后繁重而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的科技工作。

  目前,中科院在A类先导专项“南海环境变化”支持下,成功研发了造礁珊瑚繁育、移植和全息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在国内首次培育出框架造礁物种砗磲贝幼贝,珊瑚礁系统关键物种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成果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上发表,建成岛礁生态修复示范区。同时,研发了完整的植被筛选、培育、栽培、维护技术链,建立了岛礁陆域防风固沙绿地、草坪、公园绿地示范区,初步满足了高植被覆盖率的岛礁适宜人居标准。攻克了微弱海洋能流下正常发电技术和动态耐磨防腐涂层技术,为岛礁提供了绿色海洋能供给和保障岛礁设施、装备防腐安全。揭示了吹填岛体与自然礁体有效接合机制,获取了吹填陆域淡水涵养界面初值,吹填岛礁显示出向近自然岛礁演化的趋势。

  深耕管辖海域,加速战略性资源开发。

  2013—2015年,我国海洋油气产量稳步增长,年生产原油6684—7970万吨、天然气200亿—251亿立方米。继发现首个千亿立方米储量的自营深水大气田—“陵水17-2”之后,同年,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1”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创造我国海油深水自营勘探的里程碑。“海洋石油981”承钻的超深水井“陵水18-1-1”井成功完成测试作业,标志着我国已具备海上超深水钻井和测试全套能力。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勘查实现了新突破。分别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和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圈定可燃冰矿藏面积55和128平方公里。在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发现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海马冷泉”,冷泉活动区域约350平方公里,浅表层富含天然气水合物。目前初步划定了南海可燃冰试采目标区,研发了取样装备,在可燃冰开采风险及深水流动安全保障方面已取得系列成果。

  跨越深海大洋,勘察两极冰海。

  深海科技。“蛟龙”号创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7062米“中国深度”之后,深海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近期,“探索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标志着我国成为继日、美两国之后第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一系列高技术装备均在此次深渊科考任务中成功应用。中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彩虹鱼”号科考母船“张謇”号也已正式下水。

  我国开展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研究,在西太平洋深海环境和资源分布特征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显著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科学理论研究水平,促进深海研究探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为我国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战略性资源开发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洋深海资源。“潜龙一号”“潜龙二号”自主水下机器人(AUV)为开展深海资源大范围精细探测提供了重要技术装备,标志着我国深海资源勘查装备已达到实用化水平,相关技术及产品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在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考中,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声学深拖系统和“潜龙一号”首次成功应用于富钴结壳矿区和多金属结核矿区的资源调查。

  我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首次成功应用于富钴结壳合同区调查;完成了采薇海山多波束回波探测全覆盖测量。在太平洋新圈定稀土资源远景区36万平方公里。

  南、北极科考。2014年,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进一步拓展了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近期完成的第32次南极考察,开展了罗斯海新站选址工作,为我国在南极太平洋扇区建立常年考察站,填补南极重点区域空白。本次科考中,应用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对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区进行大规模、系统性航空科学调查,标志着我国迈入南极考察航空时代。成功在南极格罗夫山冰盖表面架设首台自动气象站。今年,我国在南极中山站成功安装第一台光学望远镜——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BSST),现已开始执行科学观测。 

  2016年9月,中国第七次北极科考顺利完成了全部科考任务。探索了北极海冰消融规律,分析了北极地区大气结构、极地海洋酸化趋势和极地海洋生存环境。  

  此外,长航程冰盖漫游机器人、旋翼飞行机器人以及北极冰下自主/遥控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北极ARV”)在近年的南、北极科考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执行了南极冰盖机场选址勘察、北极冰下作业等任务。

  瓶颈、挑战与机遇  

  技术标准的话语权、国际规则的技术标准诠释权。当前,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所面临的斗争形势异常复杂,有关海域划界、公海保护区设立、岛屿主权归属等矛盾多发,海洋空间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不断提升对海洋的管控和维护能力,加强对海洋国际规则的技术标准诠释,挖掘史料等辅助证据,掌握划界技术标准的话语权,从而有效地维护和拓展我国海洋权益。  

  海洋资源开发的关键或颠覆性技术研发。我国在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上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面临高昂的前期成本,缺乏关键技术支撑,装备落后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而需要不断发展海洋高新技术,特别是深海、绿色、安全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装备,强化作业标准,制定严格的安全控制,提升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能力。  

  有序发展海洋科技产业,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海洋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系纽带,我国海洋战略性产业存在技术和体制发展瓶颈,需要从资源主导转向技术主导阶段,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破除科技成果与产业创新对接障碍,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联动发展,形成特色产业聚集发展。  

  集结高端技术力量,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海洋科技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高端海洋技术人才是关键。目前,高端海洋技术人才缺口严重,应避免重复性和碎片化工作,整合、壮大和培育海洋科技力量,统筹引领海洋人才资源,推动原始创新和高水平产出。

  展望  

  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和拓展。“海洋强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经略海洋”、“深海探测与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域内国家的海洋权益争夺与国际舆论的争议,势必激发涉海领域科技力量的高度热忱和创造力,合力攻坚克难,必将促进我国科学家原创性思维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海洋安全和国家权益必将得到有效的维护和拓展,国际竞争能力和话语权将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国家海洋经济和民生需求发展。海洋科技的战略性需求和迅猛发展,必将有力推动和提升学科交叉和领域交融,必将实现一批关键或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有望在海洋生态恢复与保护、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等领域取得国际领跑地位,从而促进海洋经济和产业的繁荣发展,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和民生安全。

  (张偲,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