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第二届高山与极地寒区变化观测与理解国际研讨会召开

2018-11-09 空天信息研究院
【字体:

语音播报

  10月29日至30日,第二届高山与极地寒区变化观测与理解国际研讨会(HiMAC2018)在位于芬兰拉普兰索丹屈莱的北极空间中心(ASC)召开。此次会议由“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芬兰气象研究所北极空间中心(FMI-ASC)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主办,芬兰气象研究所北极空间中心和“数字丝路”高寒区任务组承办,来自中国、芬兰、德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美国等7个国家的4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

  芬兰气象研究所空间与地球观测研究部主任Jouni Pullianinen在欢迎辞中介绍说,芬兰是北极国家,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观测,基于北极空间观测研究的基础,在拉普兰地区发展了先进的空间基础设施、存储和计算设备及完善的地面监测网络等,可为北极地区的科学问题研究提供重要数据基础,期待即将启动的芬兰气象研究所和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合作的“北极观测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开展数据共享、联合研究和能力建设等。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主席、中科院院士、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郭华东表示,南、北极与青藏高原第三极是地球上典型的寒区,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其关键性变化以冰雪变化及其影响为主;三极是互相关联、联动的整体。2009年我国启动“全球环境变化对比研究”计划,设立了以青藏高原和北极区冰雪变化为主的变化对比研究内容,研究认为三极地区是地球系统变化的重要敏感区和指示器,全面理解全球气候与生态系统的关键在于开展三极环境变化关键变量的综合观测,丰富三极观测数据。他说,全球三极变化协同与对比是目前三极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近期启动的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项目中专门设立“时空三极环境”项目,采用地球大数据的技术和手段,针对三极地区变化同步性和异步性机制开展研究。北极是地球三极中同人类活动最为紧密的一极,芬兰在北极空间与地面观测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北极观测联合研究中心”将为中芬双方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将有效推进三极数据获取与共享、空间与地球科学合作研究,提升高山与极地寒区的空间观测与理解能力。

  郭华东与Jouni Pullianinen共同为“北极观测联合研究中心”揭牌。该研究中心是“数字丝路”国际计划赫尔辛基卓越中心空间技术分中心,旨在提升北极空间观测数据获取与快速处理、地面观测验证研究及极地信息服务等能力,服务于地球三极研究。中科院国际合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以及“北极观测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在北极圈内设立联合办公室、共享观测数据和实验资源、开展联合研究和研究人员互访等,为中科院开展北极综合观测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开幕式后,国内外与会专家从北极与高山寒区地球观测与数据产品、地球观测新卫星系统计划、三极气候生态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关键变量方面展开研讨,在地球观测解决方案、地球观测卫星数据产品、新卫星计划、高寒区重点区域的关键变量、地面参考观测在地球物理反演算法与验证研究中的作用等6个专题进行了为期2天的讨论。会议还邀请了WMO全球冰冻圈监测(GCW)计划、EU-H2020北极综合观测系统(INTAROS)项目、EU-H2020北极生态系统监测网络(INTERACT)项目作会议报告。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协会主席Adriano Camps、北极可持续观测网络(SAON)的极地数据委员会主席Peter Pulsifer等专家围绕极地微波小卫星和北极数据协调开展交流。

  高山与寒区观测与理解国际研讨会由“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的专门性任务小组高寒区任务组启动,于2017年4月在京召开首届研讨会,其主旨是围绕空间大数据技术,研讨和交流高山与极地寒区的观测和理解,并支持地球观测组织寒区监测计划的工作。

   

  “北极观测联合研究中心”空间观测基础设施

打印 责任编辑:程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