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东亚氮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国际研讨会召开

2017-10-24 南京土壤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1019日至22日,东亚氮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南京土壤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朱兆良致开幕词,研究所所长沈仁芳致欢迎辞。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科研院所和土壤相关企业代表180多人参加了会议。

  氮循环与全球碳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也对生态系统功能、空气和水体质量有着深刻影响。协调活性氮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氮素过程机理、技术方法、模型模拟、管理调控各大研究方向专家的紧密合作。东亚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总体氮投入很高,但是强度各不相同,导致的环境影响也各异。由联合国环境署资助,国际氮素研究行动计划(INI)牵头组织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International Nitrogen Management System)将东亚地区作为一个特殊案例加以剖析。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的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分享学术成果。大会围绕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的区域评价、氮素循环过程机理、农田氮肥利用与环境影响等3个会议专题开展了32个口头报告和44个墙报。会议议题广泛,覆盖了从氮循环过程机理、新技术、新方法与模型模拟到氮素管理与调控,为广大氮循环与环境影响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构建了一个高端的交流平台。

  本次大会的召开促进了氮循环研究、技术方法创新、模型模拟、农田氮素管理调控等各大研究方向的优势互补。为推动国际氮素研究行动计划(INI)和东亚区项目开展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会议现场

打印 责任编辑:陈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