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万斌访问兰州化物所

2015-06-16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6月16日上午,应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万斌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在现代药物中,约60%具有手性。然而,目前工业中手性药物大多通过消旋手性拆分方法制备,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直接进行药物手性合成的关键在于催化剂。张万斌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及不对称催化、药物及其关键中间体的高效合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报告中,张万斌首先介绍了新型轴手性配体、D2—对称面手性配体、手性咪唑类亲核催化剂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以及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

  张万斌,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1985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1997年获日本大阪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系博士学位。1997至2001年任日本大阪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系助理教授,2001至2003年任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横滨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3年至今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特聘教授。2009获上海交通大学师德标兵,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导师,2012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十佳教师奖,2012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13获年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2014获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张万斌的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及不对称催化,药物及其关键中间体的高效合成方法。主持和参加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在包括《美国化学会志》和《德国应化》在内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有多项成果获得了工业化应用,其中“青蒿素的高效合成”入选201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和2012年上海市十大科技成果。

张万斌作报告

学术报告会现场

打印 责任编辑:陈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