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院内要闻

国科大举行建校40周年纪念大会

2018-10-1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字体:

语音播报

  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迎来建校40周年校庆日。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中科院原副院长、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原校长丁仲礼,中科院原副院长李家洋,中央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中科院原副院长、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中科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国科大原党委书记刘伟平,中科院原副院长、国科大原党委书记张杰,中科院原副秘书长、国科大原党委书记邓勇和40余所国内外高校代表、全国60余所重点中学代表、长期关心支持国科大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国科大离退休老同志、各级校友代表和在校师生,欢聚在雁栖湖校区体育馆,举行以“致大尽微、家国天下”为主题的建校40周年纪念大会。

  上午10时整,纪念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白春礼首先致开幕辞。他指出,1978年,为改变“文革”后科技人才严重断层、后继乏人的局面,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科院在北京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即国科大的前身。国科大诞生在“科学的春天”里,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建校40年来,国科大秉承“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出发,不断探索、丰富、深化科教融合的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与中科院院属研究机构紧密融合,大规模成建制地培养科技后备力量,形成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在探索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40年前的今天——1978年10月14日,首届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北京举行,883名1978级研究生参加了典礼。2000年12月,中科院整合全院科技和教育资源,在原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基础上,更名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实行“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2012年6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确立了“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理念,并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成为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李树深回顾40年的办学历程指出,国科大始终坚守着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初心与使命,始终在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体制的创新道路上努力探索、不断前行,形成了完整的科教融合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在科学探索和创新实践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道路,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且独特的贡献。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作为中科院“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国科大从2014年开始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组建了30余个科教融合学院,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设计,与中科院的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实现了国科大与研究所“共有、共治、共享、共发展”,并依托中科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优势和高层次人才资源,以及“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学科布局,形成了具有鲜明科教融合特色的研究生“两段一体”培养模式、本科生“小而精、特而强”的精品化培养体系。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白春礼对国科大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希望。他希望国科大作为中科院“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守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初心与使命,传承中科院优秀的科学文化传统,源源不断地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重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国科大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科教融合发展道路,深化对科教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制度探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探索出一条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成熟道路;希望国科大持续加强学科建设,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体系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加快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希望国科大牢牢把握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实现与怀柔科学城的深度融合发展。

  4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40岁的国科大正年轻。李树深表示,今天,我们又站在了新时代的起点上。国科大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谨守“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丰富以创新为特征、以爱国为内核、以自信为底色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科技创新人才。

  李树深表示,国科大将借鉴国际知名大学经验,继续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教融合的管理体制和培养体系,进一步明确研究所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体责任,逐步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优质科教资源整合和共享体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所承办科教融合学院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激发研究所作为研究生培养责任主体的积极性和办学活力;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以科教融合学院为枢纽和平台,建立并完善科教融合学院建设及学科建设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从课程教学到科研实践的“无缝衔接”,完善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科教融合为核心,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实现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大学治理体系,使国科大成为一所让教师有充分的尊严感、学生有充分的自豪感、管理人员有充分的成就感、校友有充分的认同感的大学。

  国科大现有在校研究生4.9万余名、本科生1500余名,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正在健步走向世界一流大学。在欢庆建校40周年之际,国科大交上了一份科教融合40年的办学成绩单:一方面,学科建设成果斐然。依托中科院顶尖的科学研究平台和国际合作交流网络,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及国际领先的优势学科。成为国家首批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30个学科被评为A类,其中A+学科18个,位列高校第三。在2018年9月公布的ESI数据中,国科大名列国际第97位,是国内进入全球百强的两所大学之一。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国科大已累计授予160615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77956名;首次授予290名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40年来,国科大所培养的学生有108名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有25%是国科大的毕业生。在读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中科院每项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都有国科大学生的参与和贡献。

  国科大中丹中心(SDC)丹方委员会主席、丹麦技术大学首席副校长菲利普·约翰·宾宁(Philip John Binning)高度评价国科大在这40年间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此表示祝贺。他说:“作为SDC丹麦董事会主席并代表丹麦大学,我很自豪能与这样一个具有国际地位的大学合作。我也很自豪地被邀请一起庆祝40年周年纪念日。”

  在这些耀眼的成绩背后,是国科大3000名专任教师和一万余名研究生导师的辛劳付出。正如李树深所说,成就一所大学的,从来不是高楼明舍、锦屋华堂,而是那些潜心治学、执教育人的学术大师。建校40年来,一代代科学家走上国科大讲台。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从建校开始坚持授课近30年,89岁高龄仍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率领同事们创建了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英语培训班,为人才培养呕心沥血。在国科大3000名授课教师中,两院院士153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0多人;1万余名研究导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导师6000余名。他们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科学精神和育人情怀代代绵延。

  当天下午,在雁栖湖校区举行了李佩雕塑揭幕仪式和刘东生精品书籍捐赠仪式。为感恩付出、激发后者,国科大今年特别设立了“李佩教师奉献奖”。在纪念大会现场,学校隆重表彰了席南华、余金中两名“李佩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丁一汇、李家春、邵明安、郭建等8名“李佩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以及杜红荣、胡金旭等10名“师德模范奖”获得者。

  纪念大会上,国科大还收到了一份来自太空的特殊礼物——“国科大星”。这颗国际永久编号第189018号小行星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10月14日发现,国科大建校40周年纪念日恰为这颗小行星被发现20周年纪念日。此外,国际永久编号“189018”的末3位数字为“018”、首2位数字“18”,均代表“2018年”这个极具意义的里程碑年份,既是国科大建校40周年,又是国科大首批本科生毕业的年份。

  纪念大会现场,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赵刚宣读了“国科大星”国际命名公报。白春礼向李树深颁授“国科大星”命名证书及“国科大星”运行轨道图,李树深将证书和轨道图传递给了年轻一代学子,寓意着科学探索和科学精神的传承与接力。

  纪念大会由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主持。校庆期间,国科大收到了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贺信与祝福视频。国内30余所高校的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多家国外高校的嘉宾等也参加了纪念大会。

白春礼致开幕词

李树深发表主题演讲

李佩先生雕像揭幕

颁发“国科大星”命名证书和运行轨道图

纪念大会现场

打印 责任编辑:任霄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