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 > 院士建议
潘建伟院士:量子通信前景无限重在科研转化应用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叶曜坤 发布时间:2013-03-12 【字号: 小  中  大   

“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经过10年的努力和国际合作,我们已经走到了国际前列。”3月7日,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主办的“创新驱动发展”专题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表示,“我们有一个计划,准备以我国为主导,在2016年前后发射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并希望以此构建起量子通信网络。”量子通信网络,到底有何应用前景?就相关问题,记者于3月8日下午采访了潘建伟院士。

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的潘建伟,1999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学位。2009年4月,潘建伟团队在安徽合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电话互联互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网络系统。 

潘建伟告诉记者:“量子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前沿科学技术。2016年,第一颗上天的卫星将带有试验性质,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专项的几颗卫星之一。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会往下发射‘可信中继’,建立两个城市之间密钥的分发,全球范围内都可实现密钥的分发。量子通信是对经典通信的补充。”潘建伟认为,传统的通信方式比如无线、宽带等好用、速度快,但在信息传输中存在安全问题,量子通信能提供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从原理上,量子通信在传输的途径中可以完全确保信息安全。”

据了解,量子通信网络目前在全球还未实现规模化商用。潘建伟表示:“目前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希望先做好城域网,目前在国内的进展不错;下一步,希望把几个城市连起来,形成城际网,这个工作也正在做;城际网做好之后,在卫星的帮助下,可建立广域网。”他介绍说,2012年,在合肥已进行了城域网试验,有几十个节点,支持几十名用户。“希望通过几年的时间,让更多的用户使用。”谈到用户使用量子通信网络是否需要更换终端设备时,潘建伟表示,还不好说。但他很有信心地表示,今后手机里可能出现量子加密卡,“每次出门之前,只要给这个加密卡充电就行了。充电就相当于把密钥分发到手机上。出门后,密钥可以用一天,甚至一星期。这样一来,手机通信的安全性就大大增强了”。

量子通信技术在某些行业已经开始进入应用阶段。“现在我们跟金融行业开展了一些合作,做金融核心数据的传输。”潘建伟表示,“这与传统意义上的‘专网’有所区别,专网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别人可以通过光纤进行无损窃听。而量子通信不仅可以在普通的光纤里实现通信传输,而且很安全。如果成本能快速降下来,比如到户的时候,成本能到几千块,可能每个人都会用上量子通信。”

潘建伟说: “作为一名科学家,我希望做得更好。我们的实验室,在这个领域是最好的实验室之一。我很希望通过10年或20年的努力,量子通信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潘建伟认为,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这个转化过程需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力,最重要的是国家要重视,这需要一种创新体制来保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