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 > 工作动态
在沪院士研讨2010年世博会筹备事宜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7-08 【字号: 小  中  大   

    近日,在中国工程院上海院士中心举行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交通”院士沙龙上,翁史烈、项海帆、郭重庆等院士提出世博会上海交通应以轨道交通为主、重点建设换乘枢纽、世博专线巴士人性化服务、建设长三角都市交通圈、建立综合管理机制等策略。

    郭重庆院士认为,目前上海的交通管理是实行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四分开的模式,这一管理方式有它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危险。他提出,上海仅地铁建设公司就有三家,运营公司有两家,他们之间的竞争不得不让人担忧。而目前,各种交通方式各自为政,难以沟通的问题十分突出。他认为,世博会期间上海的酒店容量将受到极大挑战,届时,江浙等上海周边地区将为上海分担大量的游客住宿压力。郭重庆院士呼吁,应尽快建立“长三角”的快速交通圈。

    专家们认为,在市中心区域,轨道交通是首选的公共交通。据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总参观量将达到7500万人次,日参观最高量将达80多万人次,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出行问题,运力大、速度快的轨道交通将承担上海交通的主要客流。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项海帆院士提出,为解决世博会的交通问题,建设一条从安亭镇经由虹桥机场、上海南站、世博园区、浦东龙阳路地铁站最后到达浦东机场的铁路客运专线。 受到香港酒店巡回巴士的启发,项海帆院士提出在世博会期间开通多种世博专线巴士,如“机场-酒店”、“酒店-世博园”以及“世博园-居民密集区”。

    由于交通枢纽缺乏,游客从机场到酒店十分不便,专线巴士专门在各酒店和机场之间巡游,这样游客可以一站就到酒店门口。项海帆还提出,各路专线巴士经过的路线适当开通专线巴士的专用车道,在世博园入口和机场等人口密集区可以考虑建地下专线巴士车站,人性化的服务会吸引更多的游客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到2010年,连接世博园的交通线将包括M4、M7、M8、L4四条轨道和众多公交线,但众多线路间换乘不便仍然影响着交通服务的质量、阻碍交通运输的速度提高。建设交通换乘枢纽的重要性屡屡被专家们提起。

    目前上海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交通枢纽。在上海,目前单轨道交通都没有实现完全的零换乘,同济大学世博会研究中心负责人、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说,解决出租车、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等不同交通方式换乘的交通枢纽是整合上海现有交通资源的最有效措施。另外,陆锡明还提到,在昆山已经有开发商开始征地计划建交通枢纽,以解决外地聚拢来的轿车中转问题,他说,政府也应该尽早着手做这件事。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