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 要闻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
化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揭晓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2-10-15 【字号: 小  中  大   

两名美经济学家分享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0月15日揭晓。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Alvin E. Roth)和劳埃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凭借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方面所作的贡献分享这一奖项。

罗思1951年生于美国,1974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和商业管理系与哈佛商学院教授。

沙普利1923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1953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荣誉教授。

今年获此殊荣的两位经济学家分别从稳定匹配的抽象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两个角度,关注如何尽可能适当有效匹配不同市场主体,比如学生与学校,人体器官捐献者与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等。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金共计800万瑞典克朗(约120万美元),将由两名获奖者平分。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由两名美国经济学家斩获,分别是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表彰他们在宏观经济领域所作的研究。

在诺贝尔系列奖项中,经济学奖不同于先前揭晓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并非依照已故瑞典工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而由瑞典国家银行1968年创立。因此,其他奖项的奖金出自诺贝尔基金会,经济学奖则由瑞典国家银行支出。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今年揭晓的最后一个诺贝尔奖项。除和平奖外,其他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将于12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相关链接:

两名美经济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搭配”让社会更美好——中国学者解读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中新网:两位美国经济学家获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尔文·罗思

 

劳埃德·沙普利
(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北京时间晚7时)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他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他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丰乳肥臀》《蛙》《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等。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国际大奖;长篇小说《蛙》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相关链接:

新华网专题: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莫言

中新网专题: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

 

两位美国科学家分享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0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赖恩·科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分享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的研究。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尔马克当天上午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及获奖成就。他说,人的身体是由数十亿细胞相互作用的微调系统,每个细胞都包含能感知周围环境的微小受体,因此才能适应新的环境。两位获奖者的突破性研究揭示了受体中最大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部运作机制。

随后,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详细解释了两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他们说,莱夫科维茨于1968年采用放射现象追踪细胞受体,他将碘同位素附着于不同激素,在放射物的帮助下成功揭示了一些受体,其中包括肾上腺素的受体即β-肾上腺素受体。他的科研团队将该受体从“藏身”的细胞壁中提取出来,对其运作机制有了初步了解。20世纪80年代,该领域研究又有了跨越式发展,科比尔卡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将β-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信息从庞大的人类基因组中分离出来。科研人员发现,β-肾上腺素受体与眼中能捕获光线的受体相似,他们并意识到,一定存在一个看起来相似且功能模式相同的受体家族。如今,人们把这些受体称为“G-蛋白偶联受体”,其中包括光受体、味道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等,这类受体拥有上千个基因编码。目前,约有一半药物都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而实现药效的,因此研究和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至关重要。

2011年,科比尔卡又和研究团队拍摄到了β-肾上腺素受体被激素激活并向细胞发送信号时的精确图像,这是数十年研究得来的“分子杰作”。

一位评选委员会评委最后还举起一杯热咖啡说,人们能看到这杯咖啡、闻到咖啡的香味、品尝到咖啡的美味以及喝下咖啡后心情愉悦等都离不开受体的作用。

莱夫科维茨和科比尔卡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4万美元)的奖金。

相关链接: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

揭开细胞信号传导之谜——中国学者解读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中新网:两位美国科学家分享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布赖恩·科比尔卡
(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

 

法美科学家分享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和美国物理学家戴维·瓦恩兰(David J. Wineland),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物理学方面的卓越研究。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尔马克当天上午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宣读了获奖者名单及其获奖成就。他说,这两位物理学家用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单个粒子动态系统可被测量和操作。他们独立发明并优化了测量与操作单个粒子的实验方法,而实验中还能保持单个粒子的量子物理性质,这一物理学研究的突破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随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们介绍了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他们说,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阿罗什和瓦恩兰的研究团队都成功地测量和控制了非常脆弱的量子态,这些新的实验方法使他们能够检测、控制和计算粒子。

两位获奖者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瓦恩兰困住带电原子或离子,通过光或光子来控制和测量它们;而阿罗什却让原子通过一个陷阱,从而控制和测量被困光子和光的粒子。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单个粒子很难从周围环境中隔离观测,一旦它们与外界发生交互,通常会失去神秘的量子性质,使得量子物理学中很多奇特现象无法被观测到。但两位获奖者通过实验,能够直接观察单个粒子却不对其产生破坏,开辟了量子物理学实验领域的新时代。

阿罗什和瓦恩兰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4万美元)的奖金。

相关链接: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简介

打开量子世界的窗口——中国学者解读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新网:法美科学家因量子力学领域突出成就获诺贝尔奖

塞尔日·阿罗什

戴维·瓦恩兰
(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

 

英日科学家分享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8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John B. Gurdon)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以表彰他们在细胞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当天的一份声明中说,两位科学家因“发现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即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而获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彻底改变了人类对细胞和生物体发展的认识。

声明说,人类从受精卵细胞开始发育,在受孕的第一天后,胚胎由未成熟细胞组成,每一个未成熟细胞都能发展成形成成年肌体的所有细胞类型,这样的细胞被称为多功能干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这些细胞进一步形成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肝细胞等在人体内承担特殊机能的细胞。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曾认为未成熟细胞发展成特定成熟细胞是单向性的,不可能再回复到多功能干细胞的阶段。

格登早在1962年通过一项经典实验,发现已分化的特定成熟细胞要想变回“从前”,是可逆的。40多年后,山中伸弥发现完整的特定成熟细胞如何在老鼠体内重组成为非成熟干细胞,通过引入少数基因,他能将特定成熟细胞重新编程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这种细胞与其他多功能干细胞的特点一样,都能发育成各种其他器官的细胞,因此具有重大的医学研究价值。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认为,这些突破性的研究完全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发展和细胞分化的认识,现在人们知道已分化的特定细胞不一定仅局限于其专门的状态。随着教科书的改写,新的相关领域研究也被确立。通过对人体细胞的重新编程,科学家开辟出了疾病研究的新途径,并为疾病治疗找到了新突破口。

相关链接: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简介

一项颠覆细胞命运的发现——中国学者解读201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新网:日英科学家分享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约翰・格登

山中伸弥
(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