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 要闻
白春礼调研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时指出:
中科院要扛起空间科学发展大旗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祝魏玮 发布时间:2011-03-09 【字号: 小  中  大   

3月3日,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副院长阴和俊等陪同下,前往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对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进行专题调研。这是他履新后的第一次专题调研。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是中科院为解决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所制定的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影响的发展战略。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正是先期启动的4个专项之一。该专项的实验平台主要有,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量子科学试验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实践十号(SJ-10)、夸父计划(KUAFU)等。

白春礼一行听取了空间中心主任吴季所作的《实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建设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专题汇报,调研了设立于空间中心的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空间科学任务论证支持系统,详细询问了各实验室承担先导专项任务的进展和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

白春礼指出,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集科技攻关、创新研究队伍、研究平台于一体,既有科学目标,也融合了工程和技术,是能够形成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的战略行动计划,也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新征程的一个突破点和着力点。它致力于突破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战略高技术问题,促进技术变革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以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并形成集群优势。“在空间科学方面,中科院要以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为突破口,扛起主导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大旗。”

白春礼强调,太空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四疆域,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人类必然要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天空走向太空。而空间科学不仅是探索太空奥秘、拓展认识能力、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学科,也是促进航天技术创新、服务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实现和平利用太空、提升大国地位的战略制高点。中科院要通过空间科学,牵引和带动基础科学和相关高技术领域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不可替代的科技支撑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在1960年前后就开创了成建制化的管理空间科学和探索计划的先河,更是取得了很多重大科学发现。1995年、2002年、2006年,用空间科学手段对臭氧洞、宇宙中微子、宇宙微波的研究更是得到了诺贝尔奖的青睐。

在与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科学家以及空间中心院士专家和科研人员座谈时,白春礼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空间科学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缺少重大的原创性成果,对人类空间科学知识宝库的贡献还非常有限。我们还只是空间科学知识的使用国,而不是重要产出国。

白春礼强调,空间科学实验具有独特的创新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其成果对于提升人类进入空间能力,带动核心技术发展,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等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指出,面对“创新2020”的新目标,中国空间科学家尤其是中科院科学家务必树立起创新跨越的信心和胆略,勇于探索未知的暗物质、暗能量与黑洞以及宇宙物质和生命起源等科学问题,勇于将最新的科学知识尽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找到应用之处。

白春礼要求项目组注重专项推进与项目立项的关系,并深入开展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协调工作。他强调,要探索创新空间科学任务的新体制,建立从孵育、预研、技术攻关到工程研制、获取成果和产出评估的螺旋式上升新模式和新机制。要始终树立确保工程研制成功,获取最大科学产出的思想。

白春礼指出,包括空间科学在内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是国家面向未来的战略安排,是对国家科技计划序列的丰富和完善,是体现中科院战略定位的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先期启动的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不仅需要全院科技人员的齐心协力,还要吸引全国的空间科学家,形成主导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力量。希望通过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成功实施,建立起我国空间科学及卫星工程项目的人才队伍、技术支撑和管理体系,建设成支撑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国家级高水平空间科学中心。

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副秘书长潘教峰、办公厅(党组办)主任李婷、基础局局长刘鸣华、高技术局局长田静、计财局局长孔力、人教局局长李和风、基建局局长孔繁文、北京分院常务副院长马扬以及中科院空间中心有关领导陪同调研,并现场研究先导专项组织中的一些问题。

白春礼一行视察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

白春礼一行视察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穆春雷/摄

 原载于《科学时报》(2011-3-9 A1 要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