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 头条新闻
周口店遗址72年来首次进行抢救性发掘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25 【字号: 小  中  大   

   6月24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北京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6月24日上午,世界文化遗产地——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这是周口店遗址自1937年大规模系统发掘停止后,72年内首次进行的以遗址保护为主旨的抢救性清理发掘。

清理发掘的部位为遗址第1地点西剖面,此前,该剖面就已经凹凸不平,出现松滑、空洞、裂隙和危石,呈现上突下缩的不正常坡度,具有局部坍塌和落石的隐患。近日来,该剖面更是出现了重大危情,其上部开始纵斜开裂,纵深延伸不详,横向拉张明显。考虑其下部几近悬空,在重力作用下随时有坍塌的危险,一旦垮塌,将对现存剖面堆积造成更大程度的破坏。

第1地点西剖面是周口店遗址的心脏,是遗址最具科学价值的标志性堆积体,保存遗址最完整的地层序列和丰富的科学信息,是对遗址进行采样测试的核心部位和考察参观的聚焦之地。它的价值以及目前出现的重大险情,都使此次抢救性挖掘显得极为紧迫。

在目前的状况下,专家介绍说,此次清理发掘首先要消除西剖面上部的开裂险情,消除残留堆积局部坍塌、落石的隐患,将剖面切割平整并调整出利于保存堆积的坡度,为后续保护加固工作奠定基础;其次在清理的同时,系统地对地层进行观测和取样,以供沉积学、环境学和年代学分析测试,建立更加系统、精确的年代和环境变迁框架;第三要通过改善剖面外观、放置更清楚的标志、利用取得的样品进行地层序列复原等举措,提升遗址的展陈和科普水平。

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准,此次发掘面积为20平方米。目前在考古发掘现场可以看到,在西剖面上方已搭建起防雨、遮阳保护棚,并对顶部开裂部位正用钢索进行缠绕牵拉,同时定点、布方等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此次发掘工作的领队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他介绍说,前期准备工作早在今年5月就开始启动,包括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完整提取并保留清理前西剖面的图像和数据信息,计算出剖面堆积的纵向表面积,对剖面安全隐患进行测量并作数字化表述;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论证会,邀请古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年代学专家和参与过周口店遗址发掘的前辈到遗址现场调研,对清理发掘方案进行研讨;此外,在现存洞穴残壁上寻找早期发掘布方标志并恢复原始探方网格布局,用全站仪对发掘清理区进行测绘,做相应标记,将新发掘探方纳入总体探方网络,设定永久基点,为发掘布方和测绘奠定永久基准。

按照计划,此次抢救性发掘将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完成对顶部开裂部位的抢救性发掘清理。按规范的考古程序进行精细的发掘,并针对堆积特点和工作特殊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清理提取的沉积样品以供分析测试,对特殊、珍贵的测试样品给予格外的关注和处置。随后,将在今年8月~10月间开展对西剖面的整体清理和系统取样工作。

此次清理发掘工作将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共同组织实施。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主任杨海峰介绍,为做好发掘过程中的安全工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已与遗址管理处共同研究了多项安全措施,在发掘过程中要确保人员、剖面及出土化石的安全。

目前,发掘区外围已经设置了警戒线,区内考古队员务必系安全绳带,以防止被坍塌脱落的堆积体带下陡隘或失足跌落,脚手架上和工作区内的人员须带安全帽、系安全带。对大块角砾和致密坚实的胶结土块,采取电锯切割、风钻破碎等手段,避免敲砸振动带来的堆积松垮、坍塌从而导致新生剖面的开裂和凹凸不平。清理出的标本、样品及时运至室内妥善保管、安全存放,其中珍贵标本将放置在保险柜保存。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境内,距市中心约50公里,地处华北平原和太行山脉的接壤处。1918年被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并进行试掘。1927年进行大规模发掘。1929年12月2日下午4时,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学术界,今年正是这个惊人发现的80周年。高星说,此次抢救性发掘,对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古环境学、地质学和年代学等领域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6月2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发掘队队长高星发布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6月24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北京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6月24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北京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