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万钢:说我国科技体制腐朽文化没落,是对科技人员共同奋斗努力的不公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黄辛 发布时间:2010-11-10 【字号: 小  中  大   

11月6日至7日,2010年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上作题为《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若干问题的思考》的主题报告。

万钢指出,我国在2006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当前我国创新能力的国际排名仍处于中等偏下位置,距世界最主要创新型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创新能力向“中上”位置迈进的关键时期。

“当前完善自主创新体制的一个重点,就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的体系,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倡导学术自由的氛围,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科研环境。”万钢表示,科技界要倡导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共同营造宽容失败、潜心研究的文化氛围。

“我们知道创新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爱迪生发明电灯经过了1000次的实验,如果他在999次停下来,人类可能就要晚好几年才有电灯。”万钢说,“因此,我们必须要宽容失败,但是我们同时必须加强诚信建设,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要采取惩治措施,有举必查,查实必纠。”

万钢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的环境和科技创新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还需要改进一些不足的地方来推动持续创新。“但是,如果抓住几个创新环节中的缺陷和个别的问题,就说我国的科技体制是腐朽的、文化是没落的,这一点我不同意。如果这么说的话,就是对我们科技人员共同奋斗和努力的不公平。”

万钢说,“没有科技进步,我们不可能有连续八年的粮食丰收;没有科技进步,我们不可能从30年前落后贫穷的国家变成制造大国,同时向创造大国进军;没有科技进步,我们也不可能看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大发展。”

万钢认为,世界正处在一个最为活跃的创新时代,要认真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重大机遇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创新机遇,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选择好自主创新的战略路径,增强跨越发展的民族自信,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力争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万钢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不是铺摊子,而是要根据资源和产业结构特征,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战略”和“新兴”,是在国民经济中新兴技术突破形成的新兴产业。我们应当把握住市场的规律,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发展了新能源,煤电的需求就会减少,结构就会调整;发展了生物医药,就会减少传统的化学药品,降低环境污染;发展了电动汽车,就可能改造传统汽车的结构,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的排放。所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不是铺摊子,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

开幕式后,本届浦江创新论坛围绕“绿色·转型·创新”这一主题,聚焦经济发展与城市转型、创新文化与创新人才、科技与金融、新兴市场的新机遇等重点和热点话题设立了8个专题进行研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