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白春礼:力破人才瓶颈 支撑战略转型
  文章来源:新华社 吴晶晶 发布时间:2010-07-31 【字号: 小  中  大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我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然而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企业研发人员不足等问题长期存在,对转方式、调结构形成了瓶颈制约。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他表示,科技与人才堪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从掌握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出发,应该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重中之重。

“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作为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白春礼全程参与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纲要把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这一点令白春礼深受鼓舞。

“从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我认为,科技与人才堪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他说,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在若干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前沿或国际先进水平。能否做到这一点,人才是关键。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大调整,也孕育着新一轮的大发展。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谋划未来,选择重点领域,增加创新投入,吸引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

白春礼表示,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的时代。当前我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道路,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我们还必须有效应对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健康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为此,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至关重要。必须给予人才发展以更加突出的定位,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优先发展的位置,使我国的人才竞争力不断提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世界新一轮大发展中赢得主动。”

据统计,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42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量190万人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近十年研发人员年均增长率达到9.9%。

“但目前,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白春礼指出,目前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参与领导层的我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全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仅有1万名左右,高层次自主创业人才在全部创业人才中仅占20%。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各种类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至少要有3万至4.5万人,才能基本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白春礼说,“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上,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白春礼表示,现阶段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加快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任务十分紧迫。

他特别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能力。为此,必须加快培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门人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对此已做出具体安排。”白春礼介绍说,按照规划,我国将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名。

“再如,我所熟悉的纳米、超导等新兴材料领域,目前考虑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培养10万人,到2020年增加到20万人。”他说。
在我国,科研人员更多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企业研发人员相对不足,尤其是缺少高技术人员。白春礼指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聚集。

他举例说:“比如在能源领域,我们要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对此,一方面我们要对若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问题提前布局,另一方面就是要组织好一支人才队伍。像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是由神华集团新投资创办、并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的研究机构。该所面向全球招聘著名研究人才,是首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这种由企业主办、企校共建的办所模式,是科研体制改革的一个创新,体现了企业要成为中国技术创新主体的要求。”

“企业要有一流的研发机构,出一流的科技成果,就要引进和集聚一流的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他说,从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为引进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白春礼特别强调,在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群体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培养吸引领军人才,也就是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及由他们带领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领军人才不仅自己发展,而且还能带动大家一起发展。”他说,比如,目前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两个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就是由两个从海外归国的美国科学院院士领导的,凝聚了一批国际一流专家,创造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对于引进海外人才与现有本土人才的平衡问题,白春礼认为,引进海外人才和发展本土科研力量是并行不悖的,把这个关系处理好应坚持抓住“两个点”。

“一是引进人才要坚持标准。如果你的标准降低了,可能引进的人才还没有国内的人才水平高,那么花很高的代价引进来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所以说坚持标准很重要。第二,要按需引进。就是国内缺这样的人,按照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进。按需引进,且坚持标准,引进的自然是国内缺乏的杰出人才,就不会引发不平衡了。”

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国家队”,中科院始终把培养造就一流创新队伍作为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努力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不断培养我国科技战线的领军人才,不断向社会输送大批具有高科技素质的专门人才,是中科院必须不断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长期分管中科院人才工作的常务副院长,白春礼深感责任重大。

他介绍说,中科院已启动实施了包括“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支撑与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和“海外智力引进与人才国际交流培养计划”的“人才系统工程”,这标志着中科院人才工作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