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张正斌 徐萍:应对农业困难局面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建设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张正斌 徐萍 发布时间:2010-05-12 【字号: 小  中  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我们对现代农村、农民、农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和解决新的涉农问题。

以前的“三农”问题是“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从1982~1986年、2004~2010年,我国政府连续发布了共12个惠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从政策、经济、科技支持等方面对“三农”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路通、电通(包括电力、电话、电视、手机、网络)、水通”的“三通”,大大加快了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加强了我国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了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形势,同时也保障了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但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粮食危机和气候危机的发生,“新六农问题”正日益凸显,即“农民和农民大学生打工普遍,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空心化扩大,农业转型紧迫,农业灾害频繁,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为缓解以上这“新六农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们建议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队建设。

建立农业防灾减灾科技服务队

去年华北和东北大旱,华北和东北粮仓的粮食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今年西南大旱、北方普遍低温,作物生长明显受到影响。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全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形势。自然灾害与国计民生乃至国家安全关系密切,农业防灾减灾问题日显突出,已经列入近年来我国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此为背景,现代农业减灾防灾科技服务队伍的建立显得必要而紧迫。

有学者建议成立专业化救灾部队,这对于应对突发性灾害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例如,在发生不可预知的地震、火灾、洪涝等灾害时,确实只有依靠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消防部队,才能尽快实现最大限度的救人和减灾目标。

但结合到我国农业区域差异较大,自然灾害多样的问题,我们建议在各地县乡村三级,在青年或民兵组织中建立不同专业类型的现代农业抗灾减灾队伍。例如,在南方洪涝多发地区建立防汛抗(排)涝科技服务队,在北方干旱多发地区建立抗旱和节水灌溉科技服务队。

在我国南方,广西农业科技人员建立发展的果树盖膜套网避灾型农业,即“三避型农业”,通过树冠盖膜套网,实现了防虫、防冻、防旱(高温)等避灾抗灾的显著效果,且大大提高了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这就是防灾减灾的很好例证。

建议在易旱地区建立一支长期从事水窖建设、打井找水、造管修渠、移动式节水灌溉、人工降雨(防雹)的专业抗旱服务队伍。一是减轻国家经济负担;二是高效利用当地优秀人才和丰富的防灾抗灾经验;三是就地及早实现防灾减灾。这须国家和各级政府经常性地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技术培训,而不是等到干旱发生时才启动应急预案,才投巨资,调动空军人工降雨,调动部队找水、引水、送水、浇地。

我国西北地区长期干旱,特别是甘肃、宁夏等省市,十年九旱,但在“母亲水窖”等多种项目和基金的长期支持下,发展水窖工程等其他小水利工程,在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和部分农业用水,提高有限水资源时空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南方季节性干旱地区应该学习和推广这些经验,有备无患,积极应对干旱。

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服务队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执行,新生人口明显下降,农村老龄化现象明显。同时随着教育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落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许多农村学校合并,大部分学生和部分陪读家长集中到城镇,过着寄宿上学和打工的生活。大部分青壮年出外打工、老人儿童留守的空心村现象普遍。在应对农业灾害和农忙时,经常出现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全日制型务农”,到现在的农忙时回家进行“季节性收种型农业”,农闲时出外打工;农业成为副业,打工挣钱成为主业。农民由扎根农村干革命,变成为农村和城镇两栖的游击队。

农业特别是粮食种植业成为老弱病残照看的“看管型农业”,农业日常管理明显减少,水肥管理粗放,主要靠天依地,风调雨顺则粮食丰收,遇到自然灾害则被动应付。一方面导致粮食生产波动很大,另一方面,导致了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手工畜力型精耕细作农业变成了简单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由于农业效益不佳,同时缺少价格合理且高效的现代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队伍,由多季种植变为单季种植,或者耕地撂荒,转租给他人种植经营。

目前农村明显发生了以下几种变化:一是大部分青壮年到城市打工;二是部分农民搞一定规模的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业;三是少部分农村能人从事家畜家禽的中小型规模的养殖业;四是少数农村能人从事家庭作坊,进行各种农产品加工;五是少数农村技术人员从事农业机械化服务,包括耕种收获、喷药(除草剂)等;六是极少数人进行土地流转经营,成为粮食生产大户,或者蔬菜(水果)生产大户,其他农民成为这些农业工厂的工人和服务人员;七是大部分农民从事粮食作物种植,各家分散经营,粗放管理。

虽然我们大力提倡发展“一村一品”的新农村建设,但实际上只有少数农村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大部分农村还是没有主导经济产业,以种粮为主,大部分农民还是出外打工。

上世纪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农业八字方针——“土、肥、水、种、密、保、管、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肥料和水利建设,良种培育等农业科技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面对气候异常变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田科学高效管理的问题日显突出。

目前我们提倡“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这是经济作物成功经营的模式。对于大部分粮食作物的种植、管理、生产和加工,这方面还有明显缺陷,存在断链问题。农村老龄化趋势增加,青壮年出外打工增多,大田(粮油棉)作物管理劳动力缺乏和管理粗放等问题突出。因此,要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大田作物管理的社会化服务队伍建设,由“产供销一条龙”变成“种→管→产→供→销→加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加快现代绿色农业科技

服务队伍建设

近年来,由于保护性耕作和各种简化农业栽培的实施,土壤深翻减少,虽然农药、除草剂用量加大,但农田病虫害、草害有加重的趋势,同时加大了环境污染。由于土壤水分(如干旱或地太湿)不良状况的影响,整地质量不高,导致播种质量不好,作物根系发育不良,抗旱抗寒能力变差,对农作物越冬抗旱不利,容易发生灾害。

目前由于减少耕作,土壤表层施肥量加大,主要靠大量灌水溶解肥料,造成了肥料没有合理利用而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等现象的发生。

因此,我们建议要合理进行保护性耕作,隔一两年或者一季作物就进行深翻,翻埋作物根茬到深层土壤,结合中深层施肥,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和杂草危害,同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减少肥料面源污染。

由于农业集约化生产,也导致动植物病虫害的严重发生。例如在我国南方蔬菜生产基地,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污染严重,影响了社会消费和安定,也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引起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农业病虫害和污染的严重发生,粮食安全变成了食品质量安全。需要发展低碳农业,发展低投入、高效率、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农业。要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绿色食品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因此也急需建立专门从事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中国科学院提出,面对国家发展需要,大幅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普惠发展、和谐持续发展提供雄厚的知识基础、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科院2009年建立了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发展中心,希望将中国科学院的抗逆优质动植物品种,缓释肥料、生物导弹、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技术、抗逆生物制剂,农药残留消除剂等绿色农业生产科技及产品在我国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中国科学院绿色农业集成技术在海南蔬菜生产基地实施成果初显,通过推广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的缓释肥,合肥等离子所的控释肥,大连化物所的寡糖植物疫苗,动物所、武汉病毒所的病毒生物农药,成都生物所的宁南酶素、S-诱抗素,昆明植物所的菊酯类农药,使海南蔬菜基地的农药使用量大幅度下降,蔬菜病虫害明显减少,生长期变长,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引起了海南省和海南航空集团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加强高产超高产现代农业

科技队伍建设

在农业资源环境良好的粮食主产区和核心区,还需要建立一支高产超高产现代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充分高效利用国内外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挖掘作物高产潜力,为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作出重要贡献。

总之,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在县乡村三级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队建设,一是吸收利用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和农村科技能人,发挥他们的专长,逐渐将他们培养成为农村防灾减灾和日常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的骨干力量;二是通过这支现代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统一为其他群众提供各种耕作栽培管理服务,如统一育苗移栽,插秧播种,移动节水灌溉,喷施农药和除草剂等,防病虫和杂草危害,喷施各种生长调节剂和抗旱剂等,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在农村广泛推广应用;三是要和农机下乡、家电下乡、科技下乡、各种惠农补贴等项目结合,加强这支现代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的装备建设;四是通过这支现代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深入农村地头调查农情,提出并落实应对农业存在问题的措施;五是组织现代农业科技合作社或者专业协会,进行农业工厂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等。让中国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中国农业改革的一个新措施和亮点,为防灾减灾,实现新增1000亿粮食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