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报道
盐碱地行业专项江苏试验区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文章来源:南京土壤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3-05-24 【字号: 小  中  大   

5月21日至23日,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组邀请江苏省、盐城市和东台市三级农业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滨海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杨劲松研究员作了滨海任务江苏试验示范工作汇报。考查组充分肯定了江苏试区在滨海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与盐土农业关键技术与技术模式研发、技术规程制定、技术示范与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三年多来,滨海任务江苏试区在东台市、大丰市建设了100亩以上规模的核心试验区3个,建设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万亩示范片5个。研发了盐碱地“上覆下改”控盐培肥、滨海盐碱地专用肥、改良调理剂、滨海盐碱地甘薯高宽垄双行对角扦插等6项特色关键技术;构建了滨海盐碱地连茬旱作系统“上覆下改”控盐培土、滨海盐碱地稻麦轮作治盐改碱与肥密耦合抗盐高产种植、滨海盐碱地作物专用肥和土壤改良调理制剂优化应用等6套技术模式;研制了盐碱地水稻专用肥、土壤改良剂、调理剂等制剂配方6种;制定海蓬子生产技术规程、滨海盐碱地大麦抗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等4项;筛选、驯化了耐盐碱常规作物和特色经济植物品种20个。其中“滨海盐碱地连茬旱作系统上覆下改控盐培土”和“滨海盐碱地稻麦轮作系统治盐改碱与肥密耦合抗盐高产栽培”两种技术模式在滨海盐碱地控盐、改土、增产方面成效显著,耕层土壤盐分含量降低了15%以上,核心示范区作物增产25%,规模示范与推广辐射区作物增产达20%。这两种技术模式已在江苏沿海地区示范应用1.4万亩,推广辐射面积近40万亩。另外,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8篇,申请14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培训基层技术人员30名,农民800人,培训农民、基层科技人员及地方技术骨干近2000人次。

考察组认为试区研发的技术模式的应用和示范推广,达到了缩短滨海盐碱地改良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耕地地力、提高生产效益的目标,在江苏滨海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对其他省份的相关工作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党委书记蔡立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表示,将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盐碱地专项江苏试区的各项工作,要求项目组进一步做好技术与成果的凝练和总结,形成具有滨海特色的“拳头”技术模式和物化产品,扩大示范推广规模,提升治理和利用滨海盐碱地的整体技术能力,进一步提高沿海盐碱地的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效率,为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汇报会现场

考察现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