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中华鲟“零产卵”警报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彭科峰 张孟枭 发布时间:2014-11-14 【字号: 小  中  大   

  10月下旬,秋风渐冷,江水萧瑟。

  徘徊在长江口的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鱼类资源监测船,结束了最后一次大范围搜寻后,再次黯然而归。今年5月至今,经过近万平方公里的持续监测,监测船未发现一尾中华鲟幼鱼。去年秋冬,上游产卵场的监测也没有发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

  研究人员认为,据此基本可以断定,2013年野生中华鲟在长江流域没有进行自然繁殖。

  近年来,长江中华鲟的资源量在不断下降。2010年,中华鲟就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国际极危物种。因此,对于此次长达数月的搜索结果,科研人员并不太感到意外。

  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庄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东海水产研究所每年都会对不同水生生物进行监测,中华鲟一直是监测重点。监测船主要监测的是从葛洲坝下产卵场游过来的幼鱼,再通过固定和流动的网具“捕鱼”,根据数量分析判断其产卵和资源量变动情况。

  长江口有一万多平方千米的面积,接近整个北京市(连同郊县)面积。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区域,竟然连一尾中华鲟幼鱼都未看见,这不能不令人惋惜。

  今年7~8月,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在江苏常熟附近的长江口,对经此回归大海的中华鲟幼鲟进行监测,结果也一无所获。这些监测佐证了“零产卵”这一事实。那么,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是否意味着野生中华鲟已然走向消亡?

  “必须指出的是,零产卵是一种极为不好的现象,但说趋近于消亡还有失准确。”中科院武汉水生所研究员刘焕章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中华鲟去年没有产卵,并不能代表物种的消亡,今年以及明年的产卵情况都还没法预测,需要进一步监测。

  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组长危起伟也表示,认为一年没有产卵就会直接导致物种灭亡是不科学、缺乏依据的。“对于中华鲟这种寿命长、世代多、绝对繁殖力又较强的物种,隔年产卵也有可能延续种群。”

  来自多个科研机构的专家认为,葛洲坝截流前,中华鲟的产卵场广泛分布在长江上游涪陵至金沙江下游的约600公里江段。1981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阻断了长江中华鲟的洄游通道。原来分布在葛洲坝以上江段的产前栖息地和产卵场无法再被利用,这逼迫中华鲟在葛洲坝以下寻找新的产卵场。

  所幸截流第二年,成年中华鲟开始在葛洲坝下游约70公里处产卵,并逐渐稳定下来,新“产房”由此形成。但新的产卵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大不如前:面积仅为葛洲坝截流前的5%,而水文条件也一落千丈。

  除了对产卵场有着苛刻要求,中华鲟对水温的要求也“与众不同”。刘焕章认为,水温的影响很可能是今年零产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游梯级电站太多,水体温度条件还在不断恶化。”危起伟表示,只要是深水水库都会有滞温效应,而长江上游的水库蓄水后都会排到三峡水库,滞温效应就会叠加。不单单是鲟,所有受到水温影响的鱼类都只能默默“承受”。

  专家们认为,“不达标”的水温会逼迫中华鲟在接近20摄氏度的水温条件下产卵,而中华鲟此时性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产卵数量少、卵子质量差,种群的未来必然令人担忧。

  如果按现在的水体环境,中华鲟的逝去可能无可避免。零产卵的现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11-14 第1版 要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