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文汇报】中科大为何盛产学术“大牛”
  文章来源:文汇报 许琦敏 发布时间:2014-10-19 【字号: 小  中  大   

  迄今,中科大毕业的5万多名学生中,已有59人当选两院院士,38人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尽量杜绝浮躁、避免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扎实探索精英育成规律,或许是中科大盛产学术“大牛”的秘诀

  今年的“诺奖季”中,新晋诺奖得主已不再是中国舆论关注的唯一焦点,公众把更多关注目光投向了那些在中国本土接受本科训练,继而成为诺奖有力竞争者的华人学者。

  在这些学者的教育背景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名字频频出现:毕业于87级少年班的庄小威、杨培东则是88级科大应用化学系本科生,还有今年化学奖得主艾瑞克·白兹格的夫人吉娜——当年也是中科大物理学科的女“学霸”。

  迄今,中科大共毕业5万多名学生,已有59人当选两院院士,38人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为何中科大盛产学术“大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量杜绝浮躁、避免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扎实探索精英育成规律,是其中的秘诀。

  架起学术“天梯”

  作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一所大学,中科大在理科上的要求之高,早就全国闻名。副校长陈初升说,这就是中科大建校以来的传统:为国家输送如“两弹一星”工程一般的国家尖端科技人才,为此中科大多年来在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搭建起了学术“天梯”,鼓励有潜质的学生不断挖掘潜力,攀爬高峰。

  今日我们所见的学术“大牛”,大多毕业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大教务处处长周丛照告诉记者,无论社会上高校扩招、产业化等潮流如何变化,科大始终不为所动,定位于“精品大学,英才教育”。

  “大师可遇不可求,但培育大师的土壤可以准备。”中科大国家级教学名师程福臻告诉记者,科大一直坚持“最好的教授站上本科生的讲台”,这也是华罗庚、钱学森、严济慈等前辈泰斗站过的讲台。因为学养越深厚,越能融会贯通体现学科精华与魅力,因此科大教授均以能为大一新生上课为荣。

  良师引入门,修行在各人。除了始于1978年的少年班,科大还有11个科技英才班,为学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挑战更高难度学业的舞台。教务处处长周丛照介绍,如果学生对某方面科研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与能力,他们还会提供机会送学生去中科院相应研究所,甚至国外一流实验室,直接让他们参与到一线科研中。“能够攀爬到‘天梯’顶端的肯定只是凤毛麟角,但这个过程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创造力。”他说。

  自由选择,个性培养

  在架设学术“天梯”的同时,中科大潜心探索具体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体系。“中科大在理工科专业上的宽广深厚,使我们有底气接受学生任何可能的选择。”陈初升说,中科大目前有教师约1600人,而在校本科生7000多人,师生比例高达1:5。同时,科大极少有纯科研岗位的教师,因此“科教一肩挑”能让老师给予学生学术上更前瞻、更精准的指导。

  从1978年开办少年班起,中科大就不断探索“因材施教”。去年5月,中科大正式宣布实现了本科生可100%自由选择专业:每个学期末,学生都可以提出转院系的要求,只要对方院系同意接收,原院系不得阻拦。

  “中国高中毕业生对大学专业不了解,填写志愿多凭社会上流传的信息,或囿于自己的考分,为了让他们发现的专业‘真爱’,科大不惜花费大量工夫打造这套系统。”周丛照说,这是一个再造全校科研、教学、后勤流程的过程:怎样帮助学生发现专业兴趣所在?各院系课程如何打破壁垒、相互衔接?班级、宿舍如何管理?等等。

  来自该校数学学院的统计显示,转到该院的学生占15%,成绩全部排名前50%,这说明转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更强。在中科大今年毕业的本科生中,全校共有32人获得全校最高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其中9人曾转过专业。

  大数据分析成才规律

  为了实现个性化培养,中科大为每个学生建立了电子档案,记录他们求学、科研、参加活动的诸多信息。无可否认,杰出人才的养成是一个长周期过程,周丛照透露,他们正设想利用这个档案,在学生离开科大后,继续尽可能地追踪他们的后续成长信息,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发现更多的精英人才培养、发展规律,以此改进学校育人体系与方法。

  “过去,由于信息技术不够发达,校友追踪信息不全,今后我们会做这方面尝试,或许要一二十年或更久才能见效,但值得去做。”他说,回想现在的学术“大牛”当年在校时的表现,的确各有特点。中科大学生参加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多次荣获冠亚军,今年更是拿到服务机器人世界冠军;每届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上中科大学生都能夺金获银,或许这些学生的学业成绩未必最优秀,那他们的今天与明天会有怎样的联系?尽管个体发展的具体路径难以预料,但趋势性预测有助于发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问题。

  (原载于《文汇报》 2014-10-19 01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