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半世纪援藏 科技铺就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彭科峰 发布时间:2014-09-12 【字号: 小  中  大   

科研人员走上纳木错湖泊观测站。

科研人员查看仪器记录的数据。彭科峰摄

  梳理中科院的科技援藏之路,同时也是在书写一部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发展有机结合的历史,并有理由对未来中科院的援藏工作寄予更大的期望。

  今年是中央对口援藏第20个年头。漫漫援藏路,一支以科技援助为特色的队伍始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藏区不断输送知识、科学技术与人才,为科技援藏工作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3年,中科院启动与西藏地区的战略合作,推出以“知识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为主要内容的援藏计划。此后,中科院每年派出大批干部、科研骨干前往西藏挂职,并在生态环境监测、高产作物推广等方面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至今已结出累累硕果。

  实际上,中科院与西藏牵手,远不止始于十年前。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科院就曾派出科考队前往西藏进行综合考察。当年留下的地质、水文等资料至今仍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04年至今,中科院所属成都、北京、上海、广州、兰州、西宁、昆明、合肥、沈阳、大连等地的30余个研究所,已在西藏开展科技合作项目200余项。

  梳理中科院的科技援藏之路,同时也是在书写一部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发展有机结合的历史,并有理由对未来中科院的援藏工作寄予更大的期望。

  知识援藏:摸清西藏的家底

  8月初,飞机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穿过四川盆地上空浓重的迷雾,一路飞抵青藏高原。从成都到拉萨1300多公里的航程,透过狭小的机窗往下俯视,可见峰岭相连、苍山如海,山尖雪光晶莹,江河细如丝线,在群山林海中起伏。

  看似难得的美景,但在没有通航之前,仅靠双脚以及骡马、牦牛的力量,要想丈量这片广袤的土地将何其之难。

  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科院人就已经开始这样的跋涉。1958~1960年,为配合国家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中科院组织了46名科学工作者,在以珠峰为中心的700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综合考察。

  1964年,为配合国家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中科院还组织了以冰川学家施雅风和地质学家刘东生为首的科学考察队;同时对川藏公路波密段的泥石流情况进行了考察。此次考察因其超强的阵容和丰硕的收获,至今仍为中国地学界所称道。

  1966~1968年,刘东生和施雅风再次组建中科院西藏科考队,一路继续珠峰地区的考察;另一路在藏东南林芝地区开展了以发展农业、开发资源为内容的考察。

  可以自豪地说,在中央正式启动对口援藏工作之前,中科院人的足迹已遍及西藏的各个角落,并为西藏自治区乃至中央提供了许多科学参考资料。

  西藏自治区与中科院的合作源远流长,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开始,近50年来,中科院一批又一批科学家奔赴藏区,不仅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与藏区各族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

  “应该说,那个时代的科学家留下的一些科考资料,今天仍然在为我们提供参考。”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孟德利动情地说。

  2003年7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访问西藏期间,与西藏自治区签署《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书》,提出了“知识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的院区合作指导思想,标志着西藏与中科院半个多世纪的科技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中科院与西藏自治区签署新一轮《科技合作协议书》,使院区合作的内容进一步拓宽,合作规模再次扩大。

  其间,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持编制的《西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和《“十一五”时期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被以自治区政府文件形式批转。该所还先后完成《西藏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规划》《西藏自治区扶贫开发规划》《西藏自治区高新技术发展规划》等一批规划编制工作,为西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咨询支撑。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在承担林芝、山南、那曲地区的村乡县建设规划编制和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模式的研究时,提出了“发达县超小康,中等县达小康,贫困县紧跟上”的发展思路;同时,与西藏环保局共同编制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评价。

  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中科院新时期“知识援藏”工作的一个重要节点。依靠在纳木错、藏东南、那曲等多个关键区域的野外观测台站,青藏所通过不懈的科学研究,不断加深对西藏环境的认知,为深层次认识西藏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2年,在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和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共同倡导下,中科院组建“西藏区域协同创新集群”,启动了《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调研和撰写。

  今年8月,这份综合评估了西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环境变化的报告一经问世,即受到一致好评。

  孟德利向记者表示:“在过去,西藏的环境到底怎么样,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多大,目前生态环境是在变好还是变坏,这些问题都不清楚,有了这份报告,我们在向外界介绍西藏情况的时候,就有了科学依据,底气更足了。”

  中央外宣办的西藏环境白皮书,也使用了西藏创新集群的西藏环境生态评估成果。为此,中央外宣办专门致信表示,青藏所姚檀栋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多年研究成果,为展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切实发挥了智囊团作用。

  科技援藏:让农牧民生活更美好

  “我们提出,到国家全面实现小康水平时,西藏地区要争取接近或者一同实现小康。”孟德利表示,西藏的农牧民增收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难度,迫切需要科技发挥作用。

  近年来,中科院在促进西藏地区农牧民增收方面,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且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

  作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西藏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余成群长期致力于用科技推进西藏草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他曾经在日喀则行署挂职6年,其间的艰苦与奉献难以言表,但多年来在科技管理与创新工作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也让他颇感自豪。“这些工作依托科学院数十年的积累和我们20余年的努力,正在全面见成效。”

  2013年11月22日,西藏贡嘎县吉纳村像过节一样热闹,成捆的百元大钞摆放到村头。入社的农户们兴高采烈地领到了一年的红利:平均每户增收2135元,其中现金增收1234元。而这正是余成群带领的团队一年前承诺的结果。

  2012年8月,白春礼和时任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商定启动“中科院西藏区域创新平台建设”,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选取吉纳村以及林周县白朗村、林芝县章麦村为项目试点,从新型农牧民经营组织培育、技术体系构建、关键技术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分别构建了合作经营型和农户经营型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推动了合作社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促进了分散家庭向农牧结合技术体系的转型。

  吉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多吉次仁向记者表示,中科院专家们探索的农牧民合作社和增收项目已经赢得村民的高度认可,“村民之前还怀疑,现在大家都相信将来的收入会更高”。

  “2013年,项目试点共涉3个示范村415户的2170人,实现新增经济收益88.3万元,户均增收2128元。”余成群介绍说。

  在科技援藏的过程中,中科院成都分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1年,成都分院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西藏科技厅联合策划“世界屋脊绿色行动计划”,率先启动了人工草地建设工作,中科院西藏区域协同创新集群及西藏科技厅“十二五”重大专项之一的“草专项”均对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013年,中科院持续开展“世界屋脊绿色行动计划”绿哈达行动,支持地理所、山地所在林周、扎囊开展人工植草工作,促进了科技成果服务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切实帮助,也为保护西藏的水资源,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和农牧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推进重点平台建设方面,近年来中科院也取得不少进展。”据成都分院相关人员介绍,目前中科院已在西藏建成了包括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联合实验室、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高原真菌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环境中心、波密地质灾害观测研究站、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阿里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基地、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等平台。

  针对西藏樟木口岸的泥石流问题,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牵头,经过多次深入实地探查,目前已全面查清滑坡体的基本特征与力学性质,查明周边灾害对樟木滑坡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建立了《西藏樟木镇地质灾害勘查评估与综合防治方案》。该方案得到西藏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协助地方政府共同推动治理工程的国家立项。

  在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方面,中科院电工所的“太阳光伏发电”解决了西藏20多个县城、300多个乡镇的生活用电问题;商业推广近万套户用光伏电源和几百套户用风力发电机;建成130多座光伏电站和约5000套户用光伏系统。

  其中,那曲安多县100kWp太阳光伏电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光伏电站;双湖25kWp光伏电站海拔51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那曲安多县纳色乡村用4kWp风/光互补电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光互补电站。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在科技援藏工程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在西藏科技厅大楼成功实施与应用了太阳能生活采暖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冬季取暖问题;通过太阳能草坪灯示范推广项目,为布达拉宫广场增添了光彩。

  在藏药现代化方面,中科院研究所与西藏有关单位合作,开展了“常用重要藏药材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传统藏成药现代化研究及新药开发”“重点藏药材标准化研究”等藏药现代化重大项目研发。

  中科院联合西藏藏药企业及相关单位,探索建立“藏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科研条件、研发成果等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促进了西藏地区藏药产业发展。“藏药技术创新联盟工程”已初见成效,藏药开发和藏药材标准化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在特色农牧业方面,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承担的“西藏抗病、优质专用青稞选育及应用”“分子育种选育西藏糯小麦”,从源头上解决了西藏青稞品质差和产量低的问题,改变了西藏小麦的品质。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承担的“利用胚胎生物工程技术保护牦牛和野牦牛品种资源,提高西藏牦牛生产性能研究、示范与推广”,填补了牦牛生殖生物学的某些空白,优化了牦牛品种。

  中科院寒旱所承担的“西藏草原毒草狼毒、棘豆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从技术上找到了治理西藏草原毒草危害的方法。

  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中科院寒旱所围绕青藏铁路建设的科研项目多达50多项。其中,“高原冻土隧道冻害预报和综合防治关键技术”为隧道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该所牵头的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解决了青藏铁路建设中冻土路基的稳定性等世界性难题。

  人才援藏:为西藏提供持久动力

  人才援藏,更是中科院值得一提的重点工作。目前,通过项目合作、举办学习班、派遣科技副职等多种形式,中科院和西藏的人才交流不断深入,也为西藏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据成都分院介绍,通过项目合作,分院迄今已为西藏培养各类技术人员1000余人。

  此外,中科院还通过实施“西部之光”地方项目为西藏输送了一大批科技人才。继2012年支持“西部之光”地方项目——“基于废旧纤维的以沙治沙防护体系在沙漠公路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后,2013年又与西藏科技厅联合组织了3个项目参加评审,其中“黄绿蜜环菌生长环境因子的调查研究”通过2013年“西部之光”评审。

  在举办学习班方面,中科院出资数十万元举办了两期西藏科技管理干部项目管理培训班;此外,中科院出资117万元开办“西藏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班”,通过为期两年的在职进修,有16名学员被录取为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学生。截至2013年6月,有9人已通过论文开题报告,6人已通过论文中期检查,2人已通过论文答辩。

  中科院还注重吸纳西藏管理和技术骨干来院学习。至2013年,已接收西藏自治区超过20名管理骨干和青年科技人员到中科院挂职锻炼和进修学习。

  “在科技副职方面,我们很好发挥了科研人员的桥梁纽带作用。”上述成都分院工作人员介绍,中科院派出了20名左右的由中青年科学家组成的科技副职团队,到自治区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担任领导职务,以加强西藏科技队伍的建设。

  2003年,在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工作的女硕士李才兴,被中科院作为科研骨干选派到西藏工作。她主持制定的一系列科研及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卫星遥感业务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2005年,国科图成都分馆肖国华被选派西藏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在推动西藏中外文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

  余成群更是中科院“人才援藏”的代表。近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西藏工作,“我们可以算得上是科学院的西藏队了。这辈子算是交给西藏了。”他说。

  目前,国家天文台西部选址项目首席研究员姚永强任阿里地区行署副专员,协调推进阿里望远镜基地建设。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张跃东任西藏网络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袁志彬任西藏科技厅厅长助理,为院区合作深入开展、落到实处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我们选派的科技人员去西藏挂职工作,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不同于其他部门,中科院选派科研人员去西藏,不会给他们提供特殊待遇,也没有任满回来提职的说法。”白春礼曾这样表示。

  期待援藏工作更加深入

  中央援藏20年,未来科技援藏工作应该注重解决哪些问题?中科院的科技援藏工作将如何走向深入?

  对此,在西藏科技厅挂职的袁志彬一直保持着敏锐的思考。身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志彬认为,下一步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改善西藏科技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提升其内生科技创新能力。

  “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一方面通过项目合作和其他形式继续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进藏工作,另一方面通过选派西藏科技人员到内地进修学习和安排西藏科技管理干部到内地挂职锻炼等方武,积极培养西藏本地的优秀人才。”袁志彬说。

  西藏的科普工作同样重要。在袁志彬看来,未来应该采取多种途径,支持和促进西藏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普人才培养。通过农村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科普网络体系,重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安全屏障建设、牧业草业知识、健康卫生知识、科学文明和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科普宣传活动,促进当地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直以来,由于西藏高海拔、缺氧、路途远等客观因素,加之西部专项援藏工程项目缺乏连续性、单项项目经费不足、审批程序较复杂、院区合作专项工作经费匮乏等具体困难,导致中科院与西藏的合作项目在吸引高水平科研人才方面仍存在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援藏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对此,中科院成都分院相关工作人员认为,未来中科院的援藏工作需要加强对项目的顶层设计、决策咨询与过程管理。“例如,可以每年论证启动一批援藏项目,保证项目的连续性,并凝练有前景的重大项目。”

  此外,他同时建议要以需求为导向,强调协同创新,集中精力和资源,从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一批共建平台建设,争取做出特点和亮点。

  “未来,我们在新能源、信息化建设等许多方面可以合作。”在对中科院对西藏的科技合作表示高度肯定后,孟德利对未来双方的合作充满信心,“相信中科院的科技援藏工作一定会更加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09-12 第4版 深度)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