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芦山地震一周年:震区心理重建路漫漫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殷樱 发布时间:2014-04-23 【字号: 小  中  大   

  在四川雅安芦山县龙门乡王家村,4岁的张禾杰在自家院子里玩耍,当母亲张莲香提起是否想念在芦山地震中罹难的外公和哥哥时,张禾杰立即闷声不吭,甚至出现反抗情绪。张莲香告诉记者,这一年来,曾经跟外公和哥哥最亲的小儿子不许任何人提此事。

  在芦山震区,张禾杰的情况并非个例。震后一周年,在记者重返震区的数日采访中发现,不少经历过地震又失去亲人的震区儿童性格发生巨大变化,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仍然存在。

  中科院心理所芦山工作站副站长李晓景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工作站在震区做过三次调查报告,大部分人已不再出现恐慌和做恶梦的情况,但由地震诱发出的心理深层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比如震区儿童的逆反心理,性格发生大扭转等。

  曾经参与了汶川地震心理干预的李晓景表示,与汶川地震不同,芦山震区有很多留守儿童,来自家庭的关心少,面对大型创伤反应更大,承受能力更差。“地震只是导火索,随之引发的一些心理问题是成长过程中多次积累的创伤事件。”

  震后,中国科学院心理学院也在学校开展了不少心理干预措施。一年后,震区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况都有很大改善。但李晓景仍建议,留守儿童更需要的还是家人的关心与陪伴,老师和同学只能做替代性的帮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援助队伍会逐步撤出震区。根据汶川地震的经验,“输血”要变“造血”。为了让教师心理培训持续,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还成立了五加三模式,研究院的五位老师指导学校的三位老师,完成心理健康课时。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灾害心理援助与创伤研究秘书长吴坎坎认为,灾后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不要作为灾后重建的“消防队员”,一次性使用,而是借灾后心理重建的机会,为学校培养一些“留得住、用得上、能工作,会研究”的心理健康教师,探索出适合中国中小学现状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如今,记者在震区安置点看到,笑容已重新回到震区民众的脸上。他们表现出了足够的坚强、乐观和感恩,但偶尔在他们的眼神和言谈中仍透露着一丝对漫漫重建路的迷惘。

  “灾难发生后,面对很多受灾民众的心理创伤,最急需的便是简单的陪伴和关爱。”知名心理学家、美国卡萨医院心理健康中心董事兼咨询师尹璞说,从恐惧中走出后,要经历一个短暂的迷茫期,灾后心理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除了芦山震区的普通民众需要长期的心理重建,还有一类特殊群体值得关注。当记者震后一年重返震区时见到,不少忙碌在工作一线的基层干部神情疲惫,周末还坚守岗位。

  中科院心理所芦山站工作人员刘洋说,芦山地震伤亡情况远小于汶川地震,震区民众心理需求会小许多,相比之下,基层干部要承受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对心理援助的需求更迫切。

  “在震区,许多伤痛可能只是隐藏起来了。”李晓景表示,震区心理重建之路还很漫长,不容忽视。但灾难毕竟是一个非常态的状况,人们最终还要回到常态之中去。“随着时间的推移,震区民众都有自己的震后恢复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