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版纳植物园
证明热带森林保护重面积也要重质量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雯雯 发布时间:2014-02-27 【字号: 小  中  大   

  记者2月24日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博士研究生刘佳佳在导师Ferry Slik研究员指导下发现,人为非随机的片段化过程导致人们正在失去最好的土地。相关研究在《生物保护》上发表。
  生境片段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也有研究表明,生境片段化并不一定降低生物多样性。在实际森林生境丢失、片段化的过程中,残存的森林片段往往是处于环境条件较差的区域,由此造成森林片段空间分布格局,并对生境片段化导致的结果有着强烈的影响作用。
  科研人员建立了以版纳植物园为中心、10公里半径的西双版纳生境片段化研究网络,并选取其中50个森林片段的树木进一步研究残存森林片段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比较残存林和橡胶林,发现低海拔、地势平坦和向阳面的地区优先被转化成橡胶林,而环境条件较差的地区如石灰山地区、高海拔区域则依旧残存着部分森林片段。
  同时,研究还发现在优先转化的地区正是含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地区,并且物种组成更趋于原始林。其中土壤基质、地形、海拔等环境条件的因素解释了大多数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和珍稀物种丰富度的变异。而传统认为的片段化影响的因素如斑块大小、边缘效应对树木多样性影响较小。
  因此,科研人员建议,热带森林保护不仅仅要关注保护的面积,也要关注森林的质量。环境条件梯度应当纳入优先考虑的范畴,很多残留的小森林片段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02-27 第4版 综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