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科技日报】我实现纳米金属新工艺突破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高博 发布时间:2013-10-28 【字号: 小  中  大   

  “纳米层状组织研究的最新突破,可能会推动工程应用,展现出诱人的前景。”在10月24日召开的二十九次中国科技论坛上,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秀艳如是说。通过一种简单的办法,金属材料可拥有性能优异的表面。中国科学家的这一成果,发表在了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本次论坛主题为纳米材料。南京理工大学团队带头人、中科院院士卢柯介绍说,他们用一种研磨办法,让金属的表面呈现出平均厚20纳米的层片——用一颗合金硬球刀具,压在高速旋转的镍轴上,加以适当的润滑和刀具移动,往复多次后,镍轴的表面就发生了科学家期待的改变。在金相显微镜下能看到,金属表面形成极薄的层次,与内部大尺度的晶体结构对比明显。这种薄层让金属表面变得很硬。

  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的金属材料,研究已近30年,其工业应用瓶颈之一是纳米金属材料虽强度高,热稳定性却不好,韧性和塑性差。而卢柯团队的新技术,使金属纳米表层的硬度和热稳定性同时提高,而且这种工艺简单,能够适用于铝、铁、镍及各种合金,因而具备工业应用前景。

  卢柯表示,传统的电镀等工艺是将一种材料附着在另一材料表面,而经过纳米加工的金属表面,与本体是同一种材料,却具备高强度和不同反应活性等特征。目前,中国和美国等国都在加快该领域的研发。

  《科学》杂志10月18日发表题为《在金属中发现超硬超高稳定性新型纳米层状结构》的论文并评论说,这一成果“非同寻常”,将为“各类工业制造的基础研究与潜在的技术应用打开新视野”。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3-10-27 01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