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科技日报】生物学家将探“蛟龙海山”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高博 发布时间:2013-07-03 【字号: 小  中  大   

“蛟龙”号母船7月2日下午刚抵达海山区,指挥部决定3日上午8点半下潜。此次“蛟龙”号的任务包括地形测绘测量和岩石取样。海洋生物学家、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李新正将作为3名乘员之一下潜。
“我们会带网兜下去,看看有没有机会捕捉到生物,比如虾蟹。”李新正说。他明天要负责操作高清相机。他也将是第一位下潜到“蛟龙海山”的中国科学家。
蛟龙海山是一座远古喷发过的海底火山。科学家希望通过对它的调查为南海地质演变提供信息。3号“蛟龙”号将在沿途收集火山喷发特征的岩石。
根据计划,“蛟龙”号在海底工作时间为4个小时,下潜最大深度不超过4000米。在海底行进距离大概两公里左右。期间将越过像墙一样的凸起地形。
指挥部介绍说,目前潜水器状态正常,各部门晚上还会再做检查,并装压载铁,为明天作业节省时间。近几天作业区海况一直不太稳定,不适合下潜作业。“向阳红09”船一直在进行常规调查作业,使用的仪器包括海水温度盐度深度仪、重力柱取样器、海水颗粒物过滤器和箱式抓斗等,获取了若干样品。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3-07-03 01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