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兰州日报】他从南极来
甘肃省唯一一位参加南极科考的队员李传金谈156天“极地之旅”
  文章来源:兰州日报 孙理 李传金 发布时间:2013-04-12 【字号: 小  中  大   

李传金在工作中

基地大厨

李传金与冰芯

中国南极科考新站址

出发基地

钻取冰芯

回中山站

4月10日晚,随“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前往南极工作的中科院寒旱所博士李传金,圆满完成了科考任务回到兰州。2012年11月5日至2013年4月9日,李传金历经漫长的156天,总航程2.9万余海里,跨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4次穿越“魔鬼西风带”。这次科考首次到达南纬75度7.2分的最南纬度地区,开创了我国船舶南极地区航行新纪录。作为我省唯一一位参加此次科考的科研工作者,李传金和他的队友有过哪些特殊的经历?又有什么重要的收获?11日,李传金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极昼天气里“布置”出黑夜来睡觉

南极,是人类探索地球征程中最后踏上的一个大陆,被称为“第七大陆”。作为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和污染的洁净大陆,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南极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迄今为止,世界上有20个国家在此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我国目前已经有长城、中山、昆仑共3个站。

南极,也一直是李传金向往的地方。他本科就读于佳木斯大学地理专业,在中科院寒旱所研究生就读时一直在新疆天山站工作学习,博士则师从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秦大河院士,南极就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得到去南极的机会,李传金兴奋了好久,也做了不少准备。然而,南极之行,依然比他想象的还要艰苦。

在地理课本中,我们学过,只有南北极,才会出现极昼和极夜。对于这些,很多人都只能凭想象了。而对参加此次南极科考的队员来说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

李传金告诉记者,南极的四季与我们正好相反。以昆仑站为例,它的夏季一般是从11月上旬开始到来年的3月中旬。冬季一般是从3月中下旬开始到来年11月中下旬。事实上,在南极,睡觉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这次他们在昆仑站曾有20天的极昼,简单地说,就是24小时太阳当空照。此时,时间没了概念,睡眠也成了问题。再加上超强的紫外线和小米般的风雪,即使戴着专门的防护罩工作,脸上仍然会堆起厚厚的黑皮。“我们这次去,正好赶上了极昼天气,一天到晚都是白天,天就是黑不了,就连晚上要睡觉,我们也只能凭时间来判断,然后在房间用厚厚的窗帘“布置”成黑夜的假象。到了时间再把窗帘拉开,立刻又变成了白天。我们不看表根本没法判断时间。”

最考验人的是“寂静”

李传金说,南极最考验人的不是暴风雪,也不是艰苦的生活环境,而是“寂静”。来到这连掉根针都能听到响声的极静世界里,有的人失眠,有的人食欲减退,有人还经常会出现脑功能减退和记忆力下降,易于感情冲动和急躁,甚至有的人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反常。为了战胜这折磨人的寂寞,李传金选择运动,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跑步机、哑铃、杠铃等,还有他最喜欢的滑雪运动。

尽管南极的生活很艰苦,但李传金和同伴在中山站照样可以找到娱乐。站上收不到电视节目,他们就欣赏录像带和光盘;站上有乒乓球桌,他们可以打球,还可以唱歌跳舞。除了这些,看南极的动物、喝酒聊天就成了他们最常做的休闲活动。“我们喜欢看企鹅、海豹、南极虾,很有趣。”李传金说,南极植物很少,连苔藓都是一百年才长1毫米,他们能看到的植物大约都有上万年的历史了,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我们也会看看书、听听音乐,也会和队友们喝喝酒聊聊天,去外国队站区互相活动活动,还会滑雪,生活很丰富。”李传金说,在南极的站点里,中国国旗一年四季都高高挂着,经常有暴风雪,暴风雪过后国旗被吹烂,他们就会及时更换。李传金告诉记者,他参加了整个科考队举行的所有文体活动比赛,获得了卡拉OK赛三等奖,乒乓球男单、男双一等奖,扑克比赛团体三等奖、投篮比赛三等奖、摄影比赛三等奖……几乎所有比赛都有斩获。

此外,他还提到了基地特有的景色——极光。“有时几乎整个天空都是一幅南极光的美妙景象,极光时而像高耸在头顶上的美丽圆柱,突然变成一幅拉开的帐幕;有时,极光就像传说中仙女手中挥舞的长长的彩色飘带;有时似漫天光箭从天而降,几乎举手可触,有时又像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他说。

说话得放慢速度要不然喘不过气

在去南极前,李传金感觉自己是个身体很棒的小伙子,但真的来到了南极,感觉情况还是很“严酷”。他说,“刚到南极的前两天,觉得非常不适应,每晚都头疼得睡不着觉。”南极地区海拔4100米左右,但由于没有植被,氧气稀薄,海拔相当于5000米,含氧量只有普通地区的58%。再加上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体力消耗特别大。由于海拔高,南极的太阳非常晒人。

“我们去的时候正是南极的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好的时候,中山站附近的冰雪大多已融化了,室外大部分时候没有风。”尽管如此,天气还是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多“困扰”。因为缺氧,他们工作速度要放缓。在正常情况下2个小时就能做好的工作,在南极要干上2天。“说话速度也要放慢,说话稍快点,就会喘不过气来。不少年纪大的同事都要不时吸氧。有一次氧气不够了,一位年纪大点的同事要吸氧,我们开玩笑用没有氧气的空瓶子给他吸,结果可能是心理作用的问题,他立刻就觉得舒服了不少。”李传金笑着对记者说。

肉菜敞开吃蔬菜水果省着吃

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吃什么呢?李传金告诉记者,南极大陆气候特殊,不能自产食物,考察队员在南极的食物完全从本国运去,由于路途遥远,加上南极大陆海边结冰时间长,每年只能通过船补给一次。李传金描述说,在南极一天的菜谱有时是这样的早餐:稀饭、馒头、鸡蛋、肉包、牛奶、酱牛肉、火腿肠、榨菜;中餐:米饭、馒头、红烧肉、脱水蔬菜、果汁;晚餐:米饭、面条、西红柿蛋汤、脱水蔬菜。李传金说,南极考察队员吃肉量高于中国营养标准三倍,就是在国内不喜欢吃肉的队员到了南极都不自觉地喜欢吃肉了。尽管早有思想准备,可经过了几个月的极地生活后,李传金还是开始对南极的饮食感到头疼。在中山站内,由于有取暖器供暖,室内温度约在10至12℃左右。但在站内雪地上搭起的简易餐厅却离科考队宿舍楼有近20米的距离,餐厅内的平均室温在-5至-6℃左右,偶尔洒到地上的水,片刻就凝成了冰。为能吃上餐热乎饭,科考队友每次的用餐时间只有10分钟,在这种速度下,吃饭自然就食不知味了。

李传金说,在南极的夏天,各国都通过破冰船和飞机对自己的考察站进行后勤补给和人员调换,所以,每个考察站多少能有点新鲜的蔬菜。短暂的夏季一过,除去个别有飞机补给的考察站可以不定期得到一些蔬菜外,多数考察站都要自己解决蔬菜问题,不然就只能吃类似于航空餐里的脱水蔬菜。

解决冬季食用蔬菜的方法有四种。一是尽量延长新鲜蔬菜的保存时间。在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像土豆、洋葱、胡萝卜一类的比较容易保存的蔬菜可以储存半年以上,有时甚至可以存放10个月。二是考察站一般备有数量较多的速冻蔬菜,在越冬的后期,速冻蔬菜是考察站的当家菜。三是随着蔬菜加工技术的进步,品种越来越多的新鲜蔬菜可以脱水保存,既保存了营养和口味,又分量轻,便于贮运。中国的南极考察站脱水蔬菜一般有大葱、姜、蒜、菠菜、小青菜等。四是可以在温室内种植一些芽菜等,比如中国的考察站在冬季可以发豆芽,还能无土栽培豌豆苗、萝卜苗和荞麦苗,俄罗斯考察站有些队员还在室内种上了西红柿,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一饱口福。

为了省水光头成了统一发型

此次科考由于昆仑站的居住条件还达不到要求,李传金所在的内陆队就居住在卡特车携带的住宿舱中。内陆队共有两个住宿舱,住宿舱是由标准的海运集装箱改装而成,每个舱里有4个上下铺,床头灯、电源插座、隔光帘……很有青年旅社的味道。针对南极的特殊环境,内陆队还为队员配备了电热毯。

李传金说,住宿环境其实还算不错,但是最不方便的是用水。尽管地球淡水的70%都储存在南极,但是这些淡水绝大部分都是以冰的形式存在,所以用水成为科考队最头疼的问题。内陆队的生活用水通过化雪而来,主要用于饮用和烹调,所以在两个月时间里,队员没法洗脸洗澡,每天只能用湿巾擦擦。刷牙甚至都成了问题,为此内陆队为队员发了两大瓶的漱口水。

“手脏了,就拿雪搓搓,清洁效果还不错,碗有时也这样‘洗’。”第一次进内陆的李传金告诉记者。因为洗头不便,内陆队的25名男队员几乎都剃了光头,不过大家的胡子倒是留了起来。“其实不止我们内陆队的人理了光头,其他队伍中也有不少人理了光头,此次科考队里共有8名女队员,其中四名女孩子为了省水也剪去了她们飘逸的长发理成了光头。”

此外,上厕所也成了内陆队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因为在南极,人类所有的排泄废物必须收集带走,内陆队还封了一位“厕所所长”,专门负责大家的如厕问题。

万张照片保留南极记忆

在李传金的电脑里,存储着上万张的照片,几乎撑爆了存储卡,这些都是他的宝贝。刚到南极,李传金就一直坚持用相机拍照,记录下在那儿生活的每一天。照片很多,都被一一分类放在特定的文件夹内,关于工作的、生活的、南极特有风光的……

科考时因为工作的需要,有些时候要求在外露营两三天。“这时,你完全不用担心野外作业的寂寞,因为说不定会有贼鸥来‘串门’。因为科考队为队员们准备的都是颜色比较显眼的帐篷、睡袋,如果让贼鸥在这茫茫白色间发现了你的‘不同’,它们就会飞过来啄睡袋。”他说。

“去过南极的人,都会被那些可爱的企鹅逗笑。”李传金说。现在想起那些帝企鹅他还会忍俊不禁:“你知道吗,它们是滑行的,就是用肚子贴着地面,然后用力地摇动小翅膀。感觉很滑稽,可是速度真的很快。”“这种企鹅一点也不怕人,有时候,你走到哪里它们就跟到哪里,当你停下来时,它们也停下来,在离你不到1米的地方,静静地看着你,没有任何的戒备心理。”李传金说,那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让他感动了很多次。

最大收获雪冰样品和数据资料

“雪龙”号于2012年11月5日从广州出发,第29次南极科考任务正式启动。此次科考过程中,考察队共完成31项站区科学考察项目、8项南大洋科学考察项目和12项后勤保障任务。同时,中国南极新建站选址工作也顺利完成。

李传金告诉记者,此次南极科考,他收获很多。他到达了东南距冰盖最高点。在中山至昆仑站断面综合考察方面,获取了大量珍贵的雪冰样品和数据资料,获得雪芯/雪坑样品总计11套,为历次考察队最多,采集表层雪样品124组。为研究南极低温环境下的生命过程,通过预先处理(添加RNA固定剂)样品瓶采样,获取雪冰样品500余份。在距离中山站520km处和昆仑站分别钻取浅冰芯各一支。对断面上的587根物质平衡竹竿进行了测量,获得了第一手的物质平衡观测资料。按照10km间隔,分别测量了表层雪密度、气温和15cm雪温,总计获取了124组。此外,对每一个雪坑的层理结构、温度及密度等均进行了详细测量和分析,共获取有效数据500余组。这些雪冰样品和数据资料都是他此次南极之行的最大收获。

李传金说,他还参加了我国将要在南极建设的两个新站中其中一个的选址工作。2012年12月23日,李传金所在的内陆队赶到了距离中山站520公里处——新选站站址所在地。内陆队在此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对此处冰川学、气象等要素进行详细考察,以期为2014年新建站的筹备准备充足的现场资料。12月25日,内陆队在520公里处立了一块“中国南极第29次考察队新选站站址”的牌子。

此外,李传金还从南极大陆带回来了30公斤的石头。他告诉记者:“这些石头由于南极的特殊地理气候形成时间都比较早,最早的已经有5亿多年的历史了。而且经过风吹日晒,形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观赏还是做科学研究都有很大价值。”

(原载于《兰州日报》 2013-04-12 R03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