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人类学学报》近日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陈少坤、研究员黄万波的研究成果,他们在重庆迷宫洞发现了迄今最晚的梅氏犀化石。该成果对研究三峡地区晚更新世最晚期古气候环境有重要意义。
梅氏犀主要分布于古北界动物区,在欧洲、西伯利亚和我国北方较为常见,一般被认为是北方温带环境的代表物种。重庆市巫山县迷宫洞晚更新世晚期的古人类遗址,位于长江南岸抱龙河东岸,距抱龙河与长江汇合口12公里,距今约1.3万年。
从1999年起,黄万波就在三峡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人类、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其中的犀类化石当时因数量较少而被鉴定为双角犀未定种。2008年,黄万波受当地委托,鉴定一批更早发现的化石。根据这些化石,迷宫洞的犀牛材料被进一步鉴定为梅氏犀。
据该文章第一作者陈少坤介绍,重庆巫山迷宫洞的梅氏犀是这个种在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晚、分布最为靠南的化石记录。梅氏犀是一种喜温凉环境的动物,它在迷宫洞的出现说明末次冰期时,这一带的气候可能与现今华北地区较为相似。
研究人员以迷宫洞和其他长江流域的梅氏犀为基础,通过对比,认为我国南方、北方以及欧洲的梅氏犀在颊齿形态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从而将这个种分为三个类型。其主要差异表现在:尺寸大小、原尖收缩状况、小刺发育程度及下前臼齿后谷形态等方面。
从分布范围来看,目前南方类型的梅氏犀仅发现于三峡及三峡以东的长江流域。研究人员依据目前所能观察到的标本,认为这一类型是由北方迁徙而来,但向南扩散仅至北纬30度左右,未再向南扩散。研究人员据此推测,更新世时期冰期的出现,迫使适应温带气候的梅氏犀南下,在长江流域多样的林地环境中逐渐适应,并演化出一些独特的形态特征。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01-08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