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喀斯特地区不适宜耕作,这是在毁坏生态,但不耕作,那许多山民的生计怎么办?破解这道中国独有的难题,中科院亚热带所的科学家们在广西环江扎根18年——
【文汇报】把绿色还给喀斯特峰丛洼地
  文章来源:文汇报 许琦敏 发布时间:2012-07-03 【字号: 小  中  大   

奇峰耸立、云雾缭绕,游人眼里的喀斯特地貌很美,但当地居民的日子过得很苦:由于水土极易流失,此处多是黑石朝天的不毛之地。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而人们为了谋生的勉强耕作,致使“癌症”迅速扩散。

1994年,响应中央“八七扶贫攻坚”号召,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来到石漠化严重的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就此扎根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始了修复当地生态、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的艰辛探索。

如今,这里4000多平方公里的裸露石峰重新披上了绿色,山民的年收入也从五六百元增加到四五千元。而科学家还在探寻更彻底的治本之策:他们认为这类地区的最佳“产出”就应该是“好山好水好森林”,同时依照“碳交易”的新概念,以固定二氧化碳的数量来换取真金白银的生态补偿;至于怎么确定“碳汇”,他们正努力创制着一套有说服力的计算方法。

这道难题只能中国人自己解

石灰岩构成的喀斯特地貌,大面积的全球有三片,分别位于地中海区域、中美洲和中国的西南部;而这样的土地却要承载大量居民及其生计的,唯有中国。

亚热带所所长王克林感叹,在喀斯特地区,既要保障人们的生计并设法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护生态,这道难题只能中国人自己来解。

1995年到2000年,卫星遥感图像上,云、贵、桂地区黄褐色的“斑块”不断扩大,表明石漠化在加剧。扎根环江,科学家们正是要寻找“地球癌症”具体的致病根源和解救之道。

石灰岩很容易溶解于水,而中国西南部恰好雨、热同季,因此95%的碳酸盐岩石溶解在雨水中,随水渗入洞穴的地下河道中流失,仅5%残存下来经风化形成土壤。“南方红壤丘陵形成1厘米土壤只需几十年,而喀斯特地区要5000年到2万年!”王克林说,“所以这种地方特别不适宜高强度的耕作,耕作极易加剧水土流失;在山坡上开垦出两亩地,耕不上三五年,可能就剩一亩三分了。”

当地人以玉米为口粮,为了吃上玉米聊以糊口,不得不见缝插针在山坡的石缝间耕种。每年的翻耕使水土不断流失,结果地越种越少、日子越过越穷,这里的石漠化也日趋严重。

封山育林自然最好,但山民断了生计怎么办?把他们大量迁移出去,也绝非易事。经过大量野外考察和实验论证,科学家们设计出一套生态适应性发展方案:把种玉米改成种牧草、养牛。

牧草播种后,6年才需翻耕一次,而且它们的根系能牢牢抓住土壤;一亩牧草能养活一头牛,一家养上四五头,能有七八千元收入;牛粪还能用来生产沼气,可以替代木材燃料,保护薪炭林、水源林。

山地里也可种香椿、南酸枣树、任豆树等经济树种,在涵养水土的同时,增加山民的经济收入。

他们的努力颇有成效。十几年前,科学家曾有意在古周村留下一片石漠化的山坡,想在今后用作治理前后的对照景观。不料,那儿的村民看到邻村石漠化治理后的变化,悄悄学样,也在这片山坡上改种牧草、香椿。这一来,环江当年石漠化的情景,如今只能在旧照片中找了。

大醉一场尽显“真扶贫”心意

经过十几年治理,环江县山区现在已是一片郁郁葱葱,野生动物越来越多,除了野兔、果子狸、猴子,就连在生物链上处于较高位置的狼,也开始出没。

想当年,研究员曾馥平到环江县挂职当了科技副县长,第一次下乡劝说村民改种牧草,吃了闭门羹。本以为,跟村民讲明白科学道理,他们会照着做;可曾馥平第一次跑去村子,连人都见不到一个——村民只扒着门缝看他,门也不开。

第二次,他入乡随俗,拎上几斤熟牛肉、带上好米酒,去村民家喝酒。那回,平常几乎从不沾酒的曾馥平喝得大醉,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等他醒来时,村民们围在床头说:“我们信你了,你让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18年来,当地人根据谐音给曾馥平取的外号“真扶贫”越叫越响。无论县市领导,还是山民百姓,只要曾馥平说的,他们都信,因为这个“真扶贫”真心为他们着想:国家对退耕还林有补贴,但种植牧草一度不算,是曾馥平通过研究所呼吁,才让这种对环江石漠化治理有莫大贡献的植物上了补贴名单。

曾馥平却说,离开了当地政府、基层干部和百姓的支持,科学家再有一肚子好点子,也落不了地。养牛要搭牛棚,县里给每平方米补贴200元,还给配了切草机,这才使山民从最早一户养一头牛,逐渐增加到每户养四五头;用牛粪生产沼气的设备,也得到了政府财政补贴。

2000年,中科院在环江建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县出资200万元买下一片山坡交给科学家们,而且给的是永久使用权。

用好山好水换取真金白银

汽车在一座座陡峭的山峰间绕行,环江喀斯特生态站就在其中的一片山坡上。

这儿是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九万大山坡麓地带,呈现着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系统。王克林介绍说,这片喀斯特地区是珠江的源头,也是长江的重要补给水源,生态区位特别关键。

建站的山坡有2000亩,科研人员利用得很充分。除了建住宿房、实验室、仓库,坡地主要被分割成一块块区域做对比实验,从中寻找治理石漠化的好办法。

亚热带所区域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洪松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发现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许多个与众不同:当地雨水虽多,却很少见到顺坡小溪,因为水都垂直渗入了地下;抛荒的山坡上,最早长起来的不是草而是灌木,因为灌木的根系能更牢地抓住岩石、深入石缝。

他们在一块块坡地上种果树、种玉米、种牧草……试种在附近山区收集到的各种植物,同时试验抛荒、火烧等不同农作方式,研究这种种情形对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各有怎样的影响。

“摸索出了科学的方法,才能向老百姓推广。”陈洪松说。

不过,引导山里人用能够保护生态的生产方式改善生活,只是一种办法。“其实解决生态脆弱区域环境问题的更好办法,是设法使当地人口逐步减少,这样才能封山育林。”王克林说,为此他们甚至鼓励当地女孩到山外找婆家。

假如封山育林,山民以后怎么过日子?科学家正寻找计算“碳汇”的方法——这是他们最新也最艰巨的一项任务,已进行了五六年,模型越做越精确。

去年,环江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广西的“碳交易”试点县,将来,这儿或许可以用自己“固定了多少二氧化碳”即“碳汇”的成果,来换取真金白银的货币补偿。

王克林认为,既然喀斯特地区不适宜人类高强度耕作活动,不如就让它担负生态服务功能,以此获取生态补偿资金来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这应该是某些特殊的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原载于《文汇报》 2012-07-03 第01版 要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