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
【科技日报】浑善达克沙地10年生态恢复路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董子凡 发布时间:2011-10-26 【字号: 小  中  大   

新闻缘起
作为北京沙尘暴的源头之一,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曾在世纪之初名声大噪,如今却很少能听见它们“惹祸”的消息了。国家采取的一些治理工程初显成效,其中中国科学家的一些来自一线的科学治理实验功不可没。在内蒙古正蓝旗,经过连续10年实施生态恢复,中国科学院“浑善达克和京北农牧交错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试验研究”重大课题已取得显著进展。据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等几位课题组专家讲述了当地开展生态恢复示范工作的故事。浑善达克沙地能够回归草丛茂密、生机盎然的本来面貌,并不在于引入什么“神奇”的高科技或新物种,而是凭借大自然本身的力量,以及为当地牧民寻找合适的可持续生产方式。

初试植树失败,人工造林远非治理万能药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腹地,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距北京正北直线距离180千米。在上世纪60年代,这里还是水草丰美,一片生意盎然。然而90年代以后沙地出现严重退化。到2000年流动沙丘面积从2%达到70%,成为那几年北京春天沙尘暴的源头之一,被戏称为“浑蛋达克”。为此,国家从2000年专门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国科学院也在内蒙古正蓝旗的巴音胡舒嘎查(村)开始进行生态恢复试验示范研究。

2001年春,蒋高明的科研团队为当地“量身定做”了包括乔、灌、草,多层次、高密度的防风林,还使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生根粉等保水技术。但不到两年,价值近10万元的树木全都枯死了。

研究发现,在处于半干旱带的沙地草原,降水量不高而蒸发强烈,很难保障树木成长需要的水分。人工造林偏爱的杨树等速生树种,成材虽快,耗水量却明显高于榆树等本地树种,易破坏当地的地下水资源。此外,正所谓“树大招风”,树木对草原上的低温冷害也比草本植物更敏感。

“本来请当地牧民把死树保护起来当‘反面教材’,结果最后还是砍掉当柴烧了。”蒋高明回忆说,“幸亏北京电视台的记者也去过,留下了影像资料。”

树苗“年年种,年年死”或是变成长不高的“小老头树”,在我国几十年来的植树造林中并非罕见现象。科研人员不禁思考,自然环境下本该是一片草原的生态系统,千辛万苦靠人工种出森林究竟有多大意义,是否值得付出如此高的成本?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就有学者提出盲目种植乔木、大造人工林的实际效益值得怀疑。然而生态治理涉及多个部门,缺乏统一的规划协调;造林规划容易获得较多经费和补贴,更能满足地方政府乃至农牧民的短期利益;围封草场进行自然恢复,难以对放牧活动进行有效监管……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国内一些地区至今仍在政策上“重建轻保”,乃至无视自然规律,在不适合树木成活的地区开展人工造林。

封育退化草场,相信大自然本身的力量

幸而研究团队一开始就没有把“宝”全押在造林上面,而是转以生态修复理念为指导,实施新的方案。

沙地的退化,主要是因为过度放牧,大量牛羊的取食、踩踏等行为超出了草场的承受能力。草场的减少,也使给牲畜购买越冬牧草成了牧民们的一大开销。为此,蒋高明等人在试验区的一小部分草场上打出井,通上电,用于集约化生产牧草,还从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引进了生长快、产量高的英红玉米,以提供试验区7000余头牲畜越冬所需的饲料。

而试验区2600多公顷面积中的97.5%则被封育起来,禁止放牧并组织专人看管,以待其自然恢复。

“生态保护的关键是土地本身,而当地土壤中草种的数量、种类都很丰富,不需要人工补播。”蒋高明相信,大自然本身的恢复能力不应低估。过分依靠人工播种,会带来成本高、品种少、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并非顺应自然规律的做法。而无论是古人口中的“道法自然”“休养生息”,还是现代以来国内外的一些成功实践,都可以作为自然修复理念的佐证。

当然,协调生态保护与当地居民利益,需要时间。研究团队在实施草地沙地封育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牧民们的怀疑和抵制。幸而后来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建立了一定的经济补偿机制。

经过十年的自然恢复,封育区的大部分面积重新被绿色所覆盖,植物数量和种类都有了显著增长。不仅牧民不用再花钱买牧草,当地还修了路,通了电,有了专门的饮用水井和公共厕所。大雁、灰鹤、黄羊等野生动物,也回到了这片土地上。美国《科学》杂志记者来此采访后,将其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予以报道。

“自然恢复是投入产出比高的方法,但不能超出自然本身的恢复能力。”蒋高明表示,降水较多、生物多样性强的沙地毕竟不同于沙漠,到目前为止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治理总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的内蒙古四大沙地。而像缺乏降水的沙漠,几乎没有土壤的矿山、垃圾场等,要形成茂密的植被仍需借助外力。

寻找替代产业,草原养鸡初显成果

在为当地牧民寻找替代产业的过程中,摆弄惯了实验仪器的科学家们发现,美好的想法总是遭遇“执行力”瓶颈:本以为沙地景观雄奇秀丽又离北京不远,颇具旅游潜力,无奈至今交通不便,往者寥寥;商业化生产牧草、奶制品的计划,也因为未能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而没成气候……

2008年,中科院在浑善达克沙地启动“以禽代畜”生态经济示范工程,选用适合放养、肉质较好的华北柴鸡“莱芜黑”开展试验。2009年,他们引进深圳一家企业投资,在草原上养殖了5万只柴鸡,2010年4月又引入12000只刚孵化的鸡苗,经育雏笼育雏后,分为2000只的大群进行野外放养。

在草原上养鸡,虽然新鲜,好处颇多。从事该项目的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苏本营介绍,喂食散养鸡仅需投放一部分饲料,其余则任其在天然环境中自由觅食草籽、昆虫等,“比笼养鸡节省粮食,对草原的破坏则远小于牛羊,花费的劳动也少。每公顷放养500只、80%的出栏率,可创造2000元的效益。”

研究发现,散养下每生产1千克活柴鸡投入的饲料成本约为10元,而笼养柴鸡则需要13.4元;只要保证放养密度合理,对退化草地自然恢复影响不大;加以适当的管理、驯养,也可避免鸡群放养后逃散走失。目前,该项目已形成年出栏散养柴鸡10万只、柴鸡蛋500万枚的能力,建立起了国内最大的草原养鸡示范基地。

至今,中国科学院的草原养鸡项目已在新疆、辽宁、内蒙古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同步开展大规模实验,蒋高明也曾多次撰文或向媒体呼吁,“畜南下、禽北上”有助于解决生态平衡和食品安全这两个公众关心的大问题——在南方粮产区圈养牛羊并饲喂秸秆,既可保证肉产量又能减少草原的生态压力;而比起工业化生产的“激素鸡”,草原柴鸡作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也会大有前景。但他同时坦言,要使草原养鸡形成足够的规模和品牌,还需要有实力的企业介入,“毕竟我们不擅长卖鸡”。

此外,正如以往让牧民搬进房子过定居生活引起的争议,从上千年来的放牧牛羊转为饲养家禽,是否会破坏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承?“这个不必担心,应当让牧民来选择对自己更有益的生活方式。”蒋高明说。

■ 延伸阅读

别把“沙地”当“沙漠”

只有一字之差,沙地与沙漠却是不同的概念。我国有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四大沙地,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它们尽管是沙质土壤,但年降雨量可达350—500毫米,不仅与缺水少雨、难觅生机的沙漠迥然相异,甚至比临近的温带草原更富于生物多样性。

据统计,内蒙古草原上的高等植物为100—300种,而沙地中多达800余种,生物量也是草原的近2倍,草丛和灌木之间还点缀着榆树、白桦等乔木。生态学家认为,这种独特类型属于疏林生态系统,与电视纪录片里常见的非洲稀树大草原颇有相似之处,是中国的温带“萨王那”。

“疏林是介于森林和草原、灌丛之间的过渡植被,我国在内蒙古、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都有分布,可分为多种类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于顺利表示,形成疏林的原因包括降雨量和地形等,水分保持能力较强的沙质土壤也是重要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的沙地疏林逐步减少,一些地方甚至真正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漠。对此于顺利认为,这主要还是由于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而非气候变化的原因。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1-10-26 05版)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