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通知公告

中国科学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竞争性择优子课题申报指南

2018-12-11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已于近日获批立项,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专项对标十九大,围绕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刻画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2035目标“2050愿景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评估和诊断美丽中国建设的地理基础、差距和短板;创新突破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建立并完善不同生态地理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国家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升灾害风险防范与综合减灾能力提供有效科技支撑,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蓝图与实施途径。围绕总体目标,结合顶层设计,专项按照专项-项目-课题-子课题四级结构组织实施,每个项目分别下设若干课题、子课题。根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管理规定,经专项总体组审议通过,本次拟对专项各项目部分子课题进行竞争性择优委托。 

  一、申报范围及研究内容 

  1. 项目一:重点污染区域大气环境与大型复杂场地的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 

  1.1  在用柴油车污染物排放快速监测技术研究 

  1)研究内容 

  针对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NOxPM等)的监管需求,研制便携式柴油车尾气排放NOx检测系统和便携式柴油车尾气排放PM检测系统,建立柴油车尾气NOxPM检测设备技术标准,通过典型区域进行应用示范,形成在用柴油车尾气排放监测技术规范,为筛选高污染排放在用柴油车辆提供技术设备和应用方法。 

  2)考核指标 

  建立实际工况下柴油车气态污染物排放快速监测技术系统,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建立柴油车尾气NOxPM检测设备技术标准,形成在用柴油车尾气排放监测技术规范。 

  1.2  化工园区VOCs在线监测及控制技术 

  1)研究内容 

  建立基于广谱离线监测和快速在线监测的化工园区不同化工企业、不同生产单元排放VOCs分子指纹特征谱;识别关键大气反应活性VOCs、毒害性VOCs和恶臭VOCs物种,发展关键VOCs排放源定位和溯源技术;基于走航观测快速确立化工园区VOCs排放热点,基于传感器对化工园区VOCs进行全方位网格化动态实时监测,评估与筛选适用的化工园区VOCs治理技术。 

  2)考核指标 

  形成化工园区VOCs排放指纹特征谱库,提出化工园区优先控制关键VOCs物种,建立化工园区关键VOCs排放源定位和溯源方法,走航观测确立化工园区VOCs排放热点的落地应用示范,传感器网络动态实时监测化工园区VOCs的应用示范,形成化工园区适用的VOCs治理技术指南。 

  2. 项目二: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管理与综合治理示范    

  2.1  跨界环境功能监测预警体系 

  1)研究内容 

  跨区域水、土、气环境监测站网整合配置,跨界一体化环境功能管控多要素立体监测技术标准体系,环境功能受损程度评估及追因,跨界水环境功能损害水陆联动预警方案。 

  2)考核指标 

  阐明长三角环境功能监测站网、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及监测标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制定长三角一体化环境功能监测技术规范,提出环境功能监测站网整合配置方案,建立环境功能损害快速评估和预警科学方法,评估长三角典型跨界地区环境功能受损程度,提出跨界水环境功能损害水陆联动预警方案。 

  2.2  中小城镇近自然雨水收集净化技术研究及示范 

  1)研究内容 

  针对中小城镇特点的下垫面类型及竖向设计方法研究,典型海绵体设计及组合技术研发,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有机结合的设计方法研究,灰绿融合的近自然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径流与污染物削减评价方法。 

  2)考核指标 

  研发针对不同下垫面雨水近自然滞蓄与净化技术2项,建立灰绿融合的近自然雨水收集净化系统设计方法,提出近自然雨水收集净化系统的径流与污染物削减评价方法。示范区面积不小于2km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年悬浮固体总量削减率≥20% 

  3. 项目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建设工程与生态系统智能管理示范    

  3.1  水体总磷传感器研制 

  1)研究内容 

  水体总磷传感器创新方法及结构研究,传感器分析准确度、灵敏度及抗干扰性能的优化方法研究,基于互联网的水体总磷传感器数据格式及无线通讯方式研究。 

  2)考核指标 

  研制水体总磷传感器样机,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测定范围:TP=0.01-20 mg/L 

  测量误差:<=20%TP1 mg/L);<=10%TP =1-20 mg/L 

  响应时间:<=1 min 

  环境温度:5-40 °C 

  具有无线通讯功能 

  3.2  土壤pH值传感器研制 

  1)研究内容 

  土壤pH值传感器结构研究,土壤pH值传感器分析准确度、灵敏度及抗干扰性能的优化方法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土壤pH值传感器数据格式及无线通讯方式研究。 

  2)考核指标 

  研制土壤pH值传感器样机,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测定范围:pH= 2-10 

  测量误差:ΔpH/pH<=20% 

  响应时间:<=1 min 

  适用的土壤湿度:10%-90% 

  具有无线通讯功能 

  4. 项目四:长江经济带干流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与应用       

  4.1  长江干流水环境水生态信息处理与预警平台构建及示范应用研究 

  1)研究内容 

  构建长江干流水环境水生态三维一体化多源传感器监控体系,包括空基、无人机、岸基、船载和水下无人艇等;建立长江干流水环境水生态多源一体化信息处理平台,获取长江干流悬浮物、叶绿素、总磷、总氮、颗粒有机碳(POC)等水质要素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洪水/黑臭等信息;构建网格化、智能化与数字化的信息预警平台,开展太湖/三峡水环境水生态一体化信息处理与预警平台示范应用。 

  2)考核指标 

  建立长江干流水环境水生态三维一体化多源传感器监测体系;构建长江干流水环境水生态动态变化信息处理与预警平台;开展太湖水环境水生态一体化监测和预警示范应用;在水文水生态等Top期刊发表论文3-5;发明专利1-3项和软件著作权1-3项;咨询报告1-3份。 

  4.2  长江经济带干流典型城市群水环境效应与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技术 

  1)研究内容 

  长江经济带干流典型城市水体黑臭现象成因、变化趋势分析,关键水质参数、黑臭等级与微型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的定量关系,致黑致臭物质识别与风险评估技术研发;城市水体致黑致臭物质时空分布规律及迁移转化特征与水体黑臭发生的风险阈值分析,基于微型生物群落的城市水生态健康诊断技术开发;城市典型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成套技术开发与优化,长江经济带中游典型城市水体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应用与示范。 

  2)考核指标 

  阐明长江经济带干流典型城市水体黑臭问题生态成因、变化趋势,明确水质状态、黑臭等级与微型生物群落的定量关系,建立致黑致臭物质识别与风险评估技术;揭示致黑致臭物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迁移转化特征,优化城市水体功能微生物高通量监测技术,建立基于微型生物群落的城市水体健康诊断技术;研发城市典型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成套技术,并完成长江经济带中游典型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应用与示范1-2个。构建黑臭水体微型生物指示种数据库1个,相关专利3-5项,SCI论文6-8篇。 

  5. 项目五:近海与海岸带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调控技术和示范        

  5.1  海洋工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与示范 

  1)研究内容 

  针对近海工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的重大需求,剖析典型海洋污染物对近海工程安全失效过程的影响规律与机制,揭示材料物理化学性质(如光催化活性、表面润湿性)对海洋污染物所致工程失效的影响机制,开发基于材料表面性质调控的海洋工程安全保障技术,探究其在近海工程环境安全防护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此为基础,实现材料的性能优化,并完成技术工程示范应用。 

  2)考核指标 

  发表SCI论文10篇以上,申请及授权专利15项以上,实现安全保障技术在近海工程的示范应用。 

  5.2  退化养殖区生态修复技术示范 

  1)研究内容 

  选择退化养殖海区,利用但是不限于本课题研发的生态调控技术,开展集中修复示范。具体内容包括:在开展前期现场多学科综合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示范区环境退化主要的驱动因素;针对关键驱动因子,制定相应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开展生态修复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对海域生态环境开展逐月连续监测,根据监测和研究结果,开展生态修复效果评估。 

  2)考核指标 

  选择的退化养殖区应具备北方海域典型代表性,修复区面积应不小于20平方公里;建成一处退化生态系统的人工修复示范区,实现海洋高营养级捕食者(或退化资源种类)数量显著增加(>20%)、景观功能基本恢复;完成生态修复效果评估,针对推广退化养殖区生态修复技术,提交推广的技术框架和应用指引。 

  6. 项目六:生态脆弱区绿色升级发展途径与示范   

  6.1  黑土退化危害评估及耕地保育技术集成 

  1)研究内容 

  以遏制黑土退化,恢复耕地质量为目标,通过区域采样调查的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和已有研究基础,定量化揭示黑土退化过程及其速率,阐明其退化的生物学驱动机制,预测农田黑土肥力质量演变趋势;基于黑土有机质含量与作物产量田间试验,定量黑土退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此评估黑土退化对粮食产能的影响;集成构建增加有机物料还田、合理耕作和轮作能提升农田黑土质量可推广的用养失调农田黑土退化阻控技术体系,并开展规模化集成示范。 

  2)考核指标 

  量化黑土退化过程及其速率;阐明黑土退化的生物学驱动机制;揭示农田黑土肥力质量演变趋势;厘清黑土退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构建农田黑土退化阻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面积10万亩。 

  6.2  中国冰冻圈资源价值及应用潜力综合评价 

  1)研究内容 

  冰冻圈和我国社会经济具有极大的相关性,了解冰冻圈资源以及挖掘其应用潜力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提升冰冻圈绿色发展的关键是冰冻圈资源的提质和增效,全面了解冰冻圈资源是正确实施冰冻圈资源提质和增效的前提条件。本课题以点、线和面为主线,在特定冰冻圈、流域沿线以及经济发展区不同空间尺度上建立冰冻圈资源价值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冰冻圈资源的总体价值,从技术、规划、政策手段上发展挖掘提质增效潜力的途径。 

  2)考核指标 

  建立中国冰冻圈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估中国冰冻圈资源价值;科学诊断中国冰冻圈资源应用潜力与增值潜力。具体产出包括:建立中国冰冻圈资源及应用潜力基础数据集;生成中国冰冻圈资源分布图1套,中国冰冻圈资源应用潜力区划图1套;提交中国冰冻圈资源价值综合评估报告和中国冰冻圈资源的开发潜力与绿色提升发展途径建议书;发表SCI论文7-8篇。 

  7. 项目七:绿水青山提质增效与乡村振兴关键技术与示范    

  7.1  东北林区绿水青山价值评估技术体系 

  1)研究内容 

  东北林区绿水青山健康状态、资源禀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与预测,绿水青山多尺度、多层次提值(质)增效的实施成效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绿水青山多尺度精准提值(质)增效对策建议。 

  2)考核指标 

  研发适合东北林区绿水青山价值评估技术体系,评估与诊断东北林区绿水青山健康状态、资源禀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现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绿水青山健康标准,甄别东北林区绿水青山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脆弱性、弹性、阈值、拐点等)与发展短板,并提出对策建议。 

  7.2  大数据支持下乡村振兴成效评估指标体系与案例应用 

  1)研究内容 

  建立全国省级、县域乡村振兴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定量测度分析全国省级和县域乡村振兴时空动态;基于典型示范县域数据资料,建立基于大数据支持下的乡村振兴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乡村振兴状态定量评估的案例应用。 

  2)考核指标 

  基于全国及典型县域乡村振兴成效评估研究,提出乡村振兴成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形成研究报告1份;围绕课题研究内容,提交咨询报告1份,并得到国家或省部委采纳。 

  8. 项目八:自然保护地健康管理与生态廊道设计技术      

  8.1  特色观赏和药用植物的基因标识研究与关键物种的产地溯源 

  1)研究内容 

  选择我国自然保护区中具有重要药用和观赏价值的代表性植物类群(如石斛属、芍药属、人参属或其他重要类群)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分类鉴定上的卡脖子类群开展基于组学大数据的基因标识研究,研发精准鉴定技术和溯源技术,实现关键特色观赏和药用植物的精准鉴定、产地溯源和有效监测,为我国特色植物资源的健康管理和产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2)考核指标 

  构建以转录组或简化基因组数据为基因标识的特色植物鉴定技术体系,建立3-4类特色观赏和药用植物的基因标识数据库,实现300种以上特色植物的精准鉴定;开发基于组学数据的溯源方法,实现所选类群中5-8个关键物种的产地溯源。 

  9. 项目九:气候变化条件下山地致灾风险绿色调控关键技术与示范      

  9.1  不同生态水文条件下滑坡泥石流形成特征 

  1)研究内容 

  分析不同植被区多尺度水文过程;提出不同生态水文条件下泥石流滑坡源地土体破坏准则;确定滑坡-泥石流转化临界条件;提出滑坡、泥石流物质和运动特征参数计算方法;揭示滑坡、泥石流规模-频率变化关系。 

  2)考核指标 

  揭示不同生态植被区水文过程对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影响机制,分析滑坡泥石流源地物质失稳破坏的时空特征,提出不同生态水文条件下滑坡泥石流形成模式,建立滑坡泥石流形成特征参数的计算方法。 

  9.2  山地生态水文变化致灾风险评估 

  1)研究内容 

  分析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气候对山区生态水文过程变化的影响,辨识山地生态功能与水文系统变化致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的条件,研究山地流域生态水文条件对灾害影响机制及其区域规律;构建山地生态水文因素致灾评价指标体系,研发山地流域生态水文致灾风险定量评估模型;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横断山区典型流域生态水文致灾风险。 

  2)考核指标 

  揭示气候变化作用下山地流域生态水文变化致灾机制及其区域规律,发展山地流域生态水文致灾风险评价指标技术体系1套,构建山地流域生态水文致灾风险评估模型1套,提交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横断山区生态水文致灾风险定量评估咨询报告1-2份。 

  10. 项目十:生态文明建设地理图景技术与应用示范 

  10.1  生态文明地理知识图谱构建 

  1)研究内容 

  研究提出以原真地理特征与生态文明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地理知识体系和建模框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基于泛在网络技术构建超大规模多源异构的知识语料库,研发文本时空语义挖掘技术和生态文明地理知识库自动半自动化构建方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粒度的生态文明地理知识库;研发基于生态文明地理知识库的知识图谱生成方法和应用系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知识推理服务。 

  2)考核指标 

  突破解决自动或半自动生态文明地理知识库构建关键技术,知识图谱动态生成、知识检索与推理关键技术,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构建生态文明地理知识库,以及基于知识库形成的知识图谱,包括:原真地理特征、生态文明模式、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人口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基础的地名空间本体、时间本体等知识体系。生态文明地理知识图谱按空间、时间、事件(概念)单一维度,以及时空立方体综合维度进行动态生成;形成生态文明地理知识图谱应用系统,取得软件著作权1-2项;在国家综合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应用示范。 

  10.2  地理图景综合集成与国土空间优化决策系统 

  1)研究内容 

  根据国土空间优化决策分析需求,研究多源异构生态文明建设数据整合技术,开发具有通用性的空间数据引擎;研究多维度地理图景情景模型集成管理与聚合框架,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发展情景模型库;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二三维一体化可视化,研发国土空间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开展典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区域20352050地理图景模拟与动态分析,生成国土空间优化调控方案。 

  2)考核指标 

  完成数据整合及空间数据引擎1套:支持Terra容量级别的管理,支持空间数据、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文本数据、多媒体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等5大类12种以上数据类型的数据整合,空间数据引擎支持15种以上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模型;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发展情景模型库:支持源代码、函数库、可执行程序、组件集成和模型库等5种集成方式,支持模型的动态调用与静态链接,支持实时处理及离线处理;建立面向我国“2035目标2050愿景的生态文明建设地理图景决策支持系统1套,支持二三维一体化的数据展示和综合分析,提供不少于5种可视化分析方式;发表学术论文3-5篇,获得发明专利1-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5项。   

  二、申报要求 

  1. 本次申报每个竞争性择优子课题拟支持1项,原则上设1名子课题负责人。 

  2. 申报单位要求: 

  1)申报单位原则上应为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单位。 

  2)申报单位需对申请书内容和申请人员资格需进行严格审核,每个申报单位在同一子课题限申报1项(含牵头和参加)。 

  3. 申请人要求: 

  1)候选子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是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单位的研究人员,具备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在该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前期基础和成果突出。要求每年应保证2/3以上时间用于专项研究。 

  2)每位申请人限申报1项子课题(含牵头和参加),申报内容符合本招标指南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 

  3)候选子课题负责人需签署承诺书,具体见附件1    

  三、申报书撰写要求 

  1. 竞争性择优子课题申请书撰写格式见附件2,要求文字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 专项执行期限为五年(2019-2023)。申请人根据拟承担任务实际需求提出经费五年概算,并做出前两年预算,总体组将依据专项总体任务安排确定经费额。 

  3.申请材料应有候选子课题负责人和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4.申请材料使用A4纸、双面打印并左侧平装成册,同时附上电子版。   

  四、申报受理与遴选 

  1.申请书由申报单位审核并加盖公章后,一式2份,连同汇总的电子版文件(光盘或E-mail至联系人邮箱),于20181219日前送(寄)至邮寄地址,同时请提交申请汇总表电子版和纸质版1份。逾期不予受理。 

  2.申请受理后将进行形式审查,如申请内容不符合专项研究目标和支持方向或有违反有关规定等情况的,不予受理。 

  3.通过形式审查的申请将由专项组织进行现场答辩。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联系方式 

  1.邮寄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邮编:100101 

  2.联系人:廖晓勇  010-64889848;崔璟 010-64888662 

  3. 联系邮箱:mlzg@igsnrr.ac.cn 

    

    

打印 责任编辑:任霄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