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地面伤员抢运机器人集成研究与实现”完成应用示范

2021-01-06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地面伤员抢运机器人系统集成研究与实现”,分别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上海消防培训基地完成应用示范试验,这标志着课题任务指标已基本完成。

  “地面伤员抢运机器人系统集成研究与实现”是“十三五”“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无人应急救援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中海、陆、空三个装备研制课题之一,主要面向地震和消防救援中的伤员转运需要,研制伤员抢运机器人化装备,以解决伤员救援“最后一公里”问题。课题研制出用于室外伤员转运的无人抢运车和用于室内伤员转运的救援机器人装备,该成果是在“十二五”中科院部署项目基础上,对仿人伤员抱运技术路线进行的创新探索。

  受疫情影响,经前期多次协调,课题于2020年11月22日至12月18日实施了应用示范现场试验,总计26天,课题参加人员共21人。地震救援应用示范地点在北京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应用示范单位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消防救援应用示范地点在上海消防培训基地,应用示范单位是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应用示范内容包括装备介绍与演示、培训与实操、联合演练和交流研讨。

  按照应用示范大纲,课题组人员与应用示范单位参试人员,联合开展了局部坍塌建筑伤员转运适应性、化工系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中的伤员转运适应性、震后救援物资运输适应性、火灾现场救援物资运送适应性等四个科目试验,应用示范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试验期间,项目负责人、沈阳自动化所持股公司——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徐方,责任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黄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胡燕祝,用户委员会专家、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研究员尚红、胡卫建检查指导工作。课题现场汇报了工作进展,演示了装备成果,课题工作得到项目和专家肯定。

灾害环境下机器人自主伤员搜索

救援机器人抱人通过坍塌建筑楼梯

抢运车越过灾害现场垂直障碍地形

通过遥操作对伤员进行远程应急处置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