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古脊椎所等揭示广西娅怀洞遗址古人类植物利用

2020-08-06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7月29日,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妍、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谢光茂,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等,合作完成的关于距今3万年左右的中国南方地区广西娅怀洞遗址古人类植物利用的研究成果。

  最近3万年是晚更新世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对人类产生了深刻影响。广西是古人类化石产地之一,是现代人类出现和演化的关键区域。然而,这一地区的植物利用类型与方式研究相对较少。

  近年来,广西旧石器考古有重要发现,尤其是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发掘了娅怀洞遗址。娅怀洞遗址位于广西隆安县,包含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该遗址发现了我国极为少见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以及大量的打制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所吴妍研究团队在获取娅怀洞遗址的系列样品后,开展该遗址古植物遗存的研究。

  利用AMS 14C测年,结合遗址的遗迹与遗物,建立研究点的年代框架。通过植硅体分析,辅以孢粉信息,获取古人类植物资源信息。研究发现,不同时间跨度,古人类利用植物种类不同。在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至Heinrich 1,发现榆属植物;竹子和棕榈,出现在整个时间序列中。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了距今16000年的稻属植硅体,为古代人类利用野生稻提供了重要证据。

  娅怀洞遗址独特的石器组合类似于华北地区而非华南的,暗示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因气候变冷北方的古人类南迁,带来其惯用的工具和技术。温暖的广西地区为古代人类的扩散和迁徙提供了重要途径,也是规避突变气候事件的理想避难所。

  研究工作获得中科院战略重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图1.广西隆安县娅怀洞遗址(研究团队 供图)

图2.娅怀洞遗址出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研究团队供图)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