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成都生物所等发现“隐世”百年的贝叶芒毛苣苔

2020-07-07 成都生物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南迦巴瓦峰南麓,地形复杂。西南季风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在此遇到地形屏障阻挡形成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更丰富的降水,使该地区成为青藏高原南缘山地最温暖、湿润的地区。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使墨脱地区在直线距离40km范围内,可以领略热带雨林到永久冰雪带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目前记录的维管植物便达4000余种。近年来,我国加强对该区域科学考察的支持力度,使墨脱地区成为近些年新分布新物种被频繁发现的区域。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森林生态过程与调控项目组研究员刘庆团队在整理近几年藏东南地区野外考察的植物标本过程中,发现一份采集于2015年中国墨脱县雅鲁藏布江沿岸湿润季雨林中的苦苣苔科植物,无法与已出版的中国植物区系资料中所记载的苦苣苔科植物匹配。研究人员将视野扩大到全球尺度上,发现其应该是1920年发表的Aeschynanthus monetaria Dunn。但该物种在国际范围内仅找到2份标本记录,采集时间均在100年以前(1912年)。为了更准确地鉴定和评估其未来的保护状况,研究人员根据考察时记录的原始影像资料和新采集的标本,补充了物种描述,并讨论了该物种采集时的原始记录及其拉丁命名问题。根据其叶片形状和拉丁名词义,研究人员为其首次拟定中文名为贝叶芒毛苣苔。

  近日,成都生物所、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广西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合作,在Phytotaxa上发表了题为Rediscovery of Aeschynanthus monetaria (Gesneriaceae) in Southeast Tibet, China after more than 100 years的研究论文。胡君为论文第一作者,刘庆和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温放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这是该物种隐世百年后重新由我国科学家发现并补充描述,并首次证实只存在于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墨脱县境内,纠正了产印度的错误记录。该发现为我国喜马拉雅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新资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的重要成果之一。研究工作得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 

图1.贝叶芒毛苣苔植株及野外生境照片(A:季雨林景观 B:附生植物 C:枯枝上附生的贝叶芒毛苣苔 D:植株 E:花)

  图2.贝叶芒毛苣苔腊叶标本及局部器官形态照片(A:2015采集的标本 B:1912年采集的标本 C:花的内部结构 D:幼果 E:叶背 F:不定根 G:花萼 H:花药)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