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新疆生地所在温升1.5°C和2.0°C情景下中亚作物需水量变化研究中获进展

2020-04-29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近百年来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74°C,气候变化加剧了水循环,尤其在干旱内陆区更为明显。温升1.5°C和2.0°C情景下的水文响应和水量平衡正成为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以山地-绿洲-荒漠系统为特征,生态环境脆弱。中亚地区农业耗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90%,在全球升温1.5°C和2.0°C情景下,中亚地区的农业需求和供水量(以降水量表示)平衡关系也将发生变化。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亚宁团队利用10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和CRU数据,通过降尺度和数据校正,分析了中亚地区未来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计算了温升1.5°C和2.0°C情景下作物需水量的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中亚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在全球升温1.5°C和2.0°C情景下,预计中亚地区气温将分别上升1.7°C和2.6°C,降水量将分别增加9%和12%,作物需水量分别增加13mm和19mm。与历史时期(1976-2005年)相比,在全球增温2.0°C情景下,中亚地区的需水和供水之间的差距将会扩大。对于哈萨克斯坦北部以雨养农田为主的地区,作物需水量增加量比降水增加量多2.8×108m3,对于以灌溉农田为主的费尔干纳地区,需水量的增加量比降水增加量多1.5×108m3。在1.5°C温升情景下,降水量的增加能够基本抵消作物需水量的增加。

  研究中亚干旱区的供需水平衡,可以为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Agricultural water demands in Central Asia under 1.5 °C and 2.0 °C global warming 为题发表于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文章链接

打印 责任编辑:叶瑞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