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武汉植物园揭示青藏高原湿地氮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机制

2020-04-26 武汉植物园
【字体:

语音播报

  青藏高原的湿地面积超过了1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湿地分布区。青藏高原湿地具有削减污染、调节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在水源涵养以及防止亚洲淡水危机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湿地这些生态功能的形成与多个氮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密切相关,但我们对环境和生物因素如何调控青藏高原湿地的氮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还缺乏清晰认识。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湿地生态学学科组的马琳、刘贵华和刘文治等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选取了36个河流、湖泊和沼泽湿地,测定了土壤硝化、反硝化、甲烷产生和氧化等氮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速率,分析了植物和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发现,氮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速率在不同类型湿地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含水量、氮碳含量等土壤理化性质能够解释过程速率大部分的变异,而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在调控反硝化过程速率中起重要作用。路径分析进一步发现土壤理化性质能够直接或通过影响微生物群落来间接调控氮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1)。该工作揭示了在高海拔偏远的青藏高原湿地,许多关键的氮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由土壤环境因素和功能微生物共同调控的。该工作还发现,青藏高原湿地的氮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普遍存在氮限制,暗示废水排放和氮沉降等人类活动可能会显著改变氮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并进而影响青藏高原湿地的生态功能。

  研究成果以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jointly regulate soil nitrogen and carbon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Tibetan wetlands 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9255)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388)支持。

  论文链接

1 环境因素和生物群落调控青藏高原湿地土壤反硝化速率的路径分析

打印 责任编辑:叶瑞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