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非季风区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特征及排放因子研究获进展

2019-12-13 大气物理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要求所有缔约方定期编制并提交温室气体各种排放源和吸收汇的国家清单,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清单编制方法分为三个层级(Tier 1, 2 and 3),第2和3层级被称为更高层级方法,通常认为采用更高层级方法学编制的清单更准确可靠。当前采用更高层级方法编制我国农田温室气体清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一些重要区域和种植体系排放通量和排放因子观测数据的缺失,如年尺度农田氧化亚氮(N2O)排放通量和直接排放因子(EFd)数据基本来自于东部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非季风区观测数据严重缺失。

  一方面由于草地开垦和绿洲农业的发展,非季风区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非季风区特殊的气候、土壤、耕作制度和管理方式,可能造成其N2O排放特征与直接排放因子的特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氮循环研究团队克服非季风区冬季观测所面临的各种技术挑战,在青藏高原东缘开展粮食和油料作物农田N2O排放通量动态和直接排放因子,及相关土壤、植被和气候要素年尺度的综合观测,并结合文献报道的内蒙古和西北地区少量观测数据,揭示出非季风区农田粗放的管理方式、雨养农业水肥不同季和寒冷气候条件导致其直接排放因子(EFd:0.04% - 0.43%)显著低于东部季风区、全国平均状况和IPCC默认值(EFd:0.68% - 1.05%),国家尺度清单过度依赖季风区观测结果将显著高估非季风区及全国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此外,与季风区农田N2O排放主要集中于生长季不同的是,非季风区农田冻融期脉冲式排放,导致非生长季显著贡献甚至主导周年排放。该研究为更高层级方法学清单编制提供了关键区域和种植体系完整的(包括粮食和油料作物及不同肥料管理方式)、高质量的(周年连续多要素协同观测)、有科学文献支持的排放通量和排放因子数据集,阐明了非季风区农田N2O排放特征和主导环境要素与机制,成果发表于农林科学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文章链接

打印 责任编辑:叶瑞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