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合肥研究院在水稻亚种镉积累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19-10-28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吴跃进团队在水稻籼粳亚种镉积累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工作为镉污染区选择合适水稻品种和田间管理措施,降低水稻生产镉暴露风险提供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在国际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发表。

  水稻是占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重要的主食,也是重金属镉的主要暴露源,长期接触高浓度镉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粳稻和籼稻是栽培稻两个亚种,前期研究显示,粳稻品种籽粒镉浓度普遍低于籼稻品种,籼粳水稻亚种在重金属镉积累上存在遗传差异。目前,针对籼稻和粳稻亚种间镉吸收、转运和积累的生理差异缺乏系统研究。

  课题组在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不同镉污染水平下,分析籼粳亚种水稻植株中不同组织器官镉吸收、运转和积累的差异,比较籼稻和粳稻品种在营养和生殖阶段镉吸收的特点,研究籽粒中积累的镉与植株碳水化合物运输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粳稻组品种在土壤镉轻度和中度污染暴露条件下籽粒中镉没有超过我国谷物镉限量标准,而参试籼稻组品种在土壤轻度暴露时有约一半品种籽粒镉超标。

  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籼粳亚种品种对镉的积累差异主要是在开花后(生殖生长期),在不同镉污染水平下,生殖生长期籼稻镉吸收速率明显高于粳稻。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籼稻镉吸收对籽粒中镉积累贡献率分别为33.8%和66.2%,粳稻分别为44.9%和55.1%。籼稻籽粒中镉含量与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籼稻中镉向籽粒转运伴随养分转运同时发生。

  研究结果揭示,可通过选择籼改粳或导入粳稻相关镉吸收运转和积累基因,以及在镉吸收积累关键时期结合灌溉等农艺措施降低水稻生产中籽粒镉污染风险,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该工作得到中科院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资助。

  文章链接

不同Cd污染暴露下粳稻(a)和籼稻品种(b)在开花后茎鞘、叶和籽粒中Cd的变化趋势

打印 责任编辑:叶瑞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