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沈阳自动化所在认知绿色组网领域取得进展

2019-09-12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业无线网络课题组在认知绿色组网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协议,相关成果以NSAC: A Novel Clustering Protocol in Cognitive Radio Sensor Network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为题,发表于物联网领域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和Wifi、蓝牙等无线技术共存于免授权的ISM 2.4GHz频段,共存的电磁干扰严重影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性能。一种解决方案是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通过将认知无线电技术引入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可以实现传感器节点对高质量授权频段的动态机会式接入,可显著提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性能。然而,频谱动态性导致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频繁变化,网络开销巨大。分簇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网络开销,因此分簇协议设计成为了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的研究热点。
  沈阳自动化所工业无线网络课题组在研究员梁炜、郑萌的带领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考虑网络稳定性的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协议。该协议中,每个节点根据邻居节点集合和可用信道构建最大边团,根据最大边团中节点的剩余能量、节点数量和公共可用信道数计算节点权重。权重大的节点成为邻域簇首,其它节点加入邻居簇首所在簇成为簇成员。由于分簇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网络能耗和频谱动态性,网络的寿命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该项工作为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绿色组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围绕工业无线网络的研究,沈阳自动化所在网络架构设计、拓扑控制、绿色认知组网方法、高可靠传输技术、异构无线共存和国际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相关工作分别以论文形式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IEEE,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Sensors Journal, IEEE Systems Journal 等国际期刊,研究布局逐步系统化、体系化。

 

基于簇结构的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

 

NSAC分簇协议的效果对比图

打印 责任编辑:叶瑞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