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化学所在手性超分子组装及其圆偏振发光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2019-07-05 化学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近年来,圆偏振发光材料受到极大关注,成为手性发光材料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圆偏振发光(CPL)是指手性发光体系发射出具有差异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现象。相较于研究基态手性结构信息的圆二色性(CD)不同,CPL反映的是手性发光体系的激发态结构信息,它在3D 显示、信息存储与处理、CPL 激光、生物探针、光催化不对称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何高效获得手性发光体系并实现发光性能的有效提升与调控是圆偏振发光材料领域的挑战性问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重点实验室刘鸣华研究团队围绕手性超分子组装及其应用开展了系统研究(Chem. Rev. 2015, 115, 7304-7397)。近几年来,他们将手性超分子组装策略应用于圆偏振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高效调控,并取得系列进展(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785-790;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844-848)。

  最近,他们在圆偏振发光材料手性反转与切换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设计合成了基于芘甲酸和组氨酸的π-凝胶因子PyHis,单晶结构显示,两个芘环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形成T-型堆积的二聚体,进一步通过酰胺键和咪唑基团之间的氢键,最终形成尺寸均匀的纳米纤维结构并发射右旋圆偏振荧光。受到Zn蛋白酶中组氨酸与Zn离子丰富多样的配位模式和配位数的启发,研究人员采用Zn离子配位组装的策略,发现PyHisZn离子形成了较为少见的五配位络合物,并且芘环之间形成了较强的π-π堆积。配位和π-堆积的协同作用使得PyHis的组装路径发生显著改变,纳米纤维结构完全转化为纳米球并发射左旋圆偏振荧光。他们进一步通过加入络合能力更强的EDTA作为竞争配体,从而实现了组装体的重置,通过这种配位-解离的策略,可以实现圆偏振荧光手性信号的多次可逆切换。该工作为发展基于π-凝胶的智能响应型圆偏振发光材料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5946-5950

 

化学所在手性超分子组装及其圆偏振发光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打印 责任编辑:叶瑞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