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武汉植物园在纳米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2019-06-05 武汉植物园
【字体:

语音播报

    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是空间三个维度都处于1-100 nm范围内由银原子构成的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由于具有卓越的抗菌性能,被广泛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随着纳米银使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纳米银释放到环境中,由此可能对生物体造成毒害,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尽管目前对于纳米银的毒性是来自其释放的银离子还是纳米颗粒本身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一旦被生物体吸收和内化,纳米银就会立即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

  生物体大多数蛋白质都至少含有一个巯基,巯基在这些蛋白质中可能起反应活性中心或稳定蛋白质结构的功能。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学学科组副研究员江红生,在研究员李伟和教授Brigitte Gontero的指导下,选择了在糖酵解及卡尔文循环中起关键作用的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和在三羧酸循环及C4代谢途径的关键酶—苹果酸脱氢酶(MDH研究了纳米银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两种酶氨基酸序列中的巯基都与银元素发生结合,导致自由巯基含量显著减少,从而降低两种酶的活性;基于酶活的IC50数值的比较,发现AgNPs通过释放银离子和蛋白质中巯基相互作用。当酶的反应活性中心包含巯基时,银元素与巯基结合后,酶迅速丧失活性;而当其部位的巯基与银元素结合后,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酶活性丧失。因此,蛋白质中巯基的位置和功能决定了蛋白质与纳米银相作用方式(如图)。

    该研究全面阐明了巯基在蛋白质与AgNPs相互作用过程中所承担的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AgNPs对生物产生毒性的机理。该研究受到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的资助(XDB31010000),其成果以Interaction between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Two Dehydrogenases: Role of Thiol Groups 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Small上。

  文章链接

 

纳米银和GAPDHMDH相互作用示意图 

打印 责任编辑:叶瑞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